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全国开启了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不断学习,领会课标精神,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就是教师领会课标精神的敲门砖,成为小店区“共读一本书”活动的必读书目。
9月26日下午,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小学语文组开展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张丽蓉老师首先从课标的修订背景谈起。从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总结十年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把握世界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三方面阐释,使全体教师感受到自己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接着重点分享了对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认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张老师条分缕析的讲解,使全体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张丽蓉老师的分享有理论的高度,而段改萍老师的分享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段改萍老师汇报交流的主题是《研读课标,开启“尊重•激活”型大单元学习规划》。她首先谈了自己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正确树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的收获,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接着,她结合小店区“尊重•激活”型单元学习规划,以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紧扣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后习题,对接课标分析,摘录课标中对接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并进行简要分析,从学段要求、任务群、学业评价三方面中从相应学段中选择对应内容。段老师的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明确了规划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的方法,坚定了将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转化落地的信心。
两位教师的分享,使教师们进一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指出:"教学就是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的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将继续共读书,共成长,共创“尊重•激活”型课堂,共促教育改革。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通讯员 渠传娟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