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杏花岭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统筹规划新学期教育教学各项工作,10月11日上午,杏花岭区教育体育局组织召开了2024年杏花岭区中学质量提升会。区教体局局长王鹏、副局长刘志宏、教研室负责人任凤英、中学教研室负责人范美玲,全体中学教研员,以及各校校长和教学干部、部分学科优秀教师齐聚太原平民中学报告厅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包括课堂观摩、学校教学教研与管理经验分享、2024年中考质量分析报告、新学期重点工作安排等多项内容,会议由范美玲老师主持。
历史学科阴宇婷老师授课内容为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她针对学情需要,以“从‘宅兹中国’探何以‘中国’”为主题,从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讲述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面貌,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引出了夏朝“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的特点。
阴老师的课堂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思维的启发。在讲述西周时期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并填写了分封制提出的目的与内容,概括了其层层分封,等级严密的特点。最后,通过材料分析,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分封制的影响。内容上层层递进,明晰了由夏到西周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以及其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点明得民心即兴,失民心即亡的结论。整个课堂中学生分组合作,在展学环节教师激励评价了表现优异的学生及小组,调动了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选习题当堂检测反馈,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实现“354高效智慧课堂模式”当堂落实的目的。
物理学科漆瑞雪老师授课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声的利用》,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校园招聘会”环节,评出最优秀的“绝对听音”选手。整节课通过听音过马路、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以及裁判评分四个环节,揭示了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的方方面面。
上课伊始,漆老师先邀请三位学生担任这一节课的评委。评委不仅要与其他同学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对本节课其他同学参与学习的表现进行点评。接下来的环节中学生通过听声辨事,了解到警报声可以传递信息;文学名著中的声音可以传递人物性格等信息;动物可以用次声波传递信息;回声定位的仿生学应用等方面信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切身体会到在生活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种种实例。
接近尾声时,漆老师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声学建筑、当代声学建筑——国家大剧院。整节课流程清晰,反馈明确,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声现象和声的利用有了深刻地体会,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善总结者得其智,善分析者得其谋。太原平民中学教学副校长赵娟分享了《潜心课改谋发展 提升质量创品牌》的教研活动模式探索。赵校长以展示太原平民中学2024届中考成绩为契机,讲述了学校贯彻落实杏花岭区两重两抓的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动提质发展课改项目,坚持把教研工作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多年来潜心教研,探索出基于“354高效智慧课堂模式”下的“一核五定三入四抓”的教研活动模式。
学校教研活动模式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以定组织、定时间、定地方、定主题及定模式为依托,以入心、入脑、入课堂为载体,以抓常规、抓教研、抓赛讲、抓课题为方向,确保学校教研活动有序、高效、常态化展开,由此深入实现教育理念的内化与转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杏花岭五中教学副校长赵彬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详细介绍了杏花岭五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教师主要应用于大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授课和新课标学习三个方面。教师平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大单元设计,围绕单元的教学主题,利用单元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归纳,形成一条教学主线,使教学内容整合更加有序;也可以用于课堂授课,总结板书环节或概念图建构;甚至新课标的学习,各学科老师根据学科课程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354高效智慧课堂模式”,在预学、展学、固学三个环节充分利用思维导图。预学环节,学生结合自己预习过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学环节,同学们当堂绘制或利用课前绘制好的思维导图,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内化。固学环节,通过反复绘制思维导图的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思路更加清晰。
在日常的教学中,各科任老师会根据课程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总结、整理、改错等。学校每月对绘制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鼓励,还会组织举办以科技为主题的思维导图讲解大赛,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思维,通过学生整理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导图成册成体系,便于学生的复习和习惯的培养。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太原平民中学校长王军交流的内容为《认真教书勇担育人职责 卓越创新开辟发展新章》,他就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与在座同仁进行了交谈。从思想引领传承精神,行动关爱凝心聚力;常规管理培养习惯,开展活动提升素养;教研教学讲求实效,分层复习明确方向;2024年中考成绩等四方面讲述了学校常规工作中的点滴细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王校长首先指出:学校管理要在思想上引领,提高教师责任意识;要在行动上关爱,增强团队凝聚力;还要荣辱与共,凝心聚力谋发展。在常规管理中要注重培养习惯——践行“不唯质量抓质量,做好看似和教学无关的事情”的理念,狠抓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由此必然会促进学业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开设了10大类27个社团课程,举办了英语节、数学节、语文节、科技节等节类活动,开展了思维导图等培训内容,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日常教学中要坚守“354高效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在复习落实中要用好学管小组,通过班级分层、生生互助等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情分析采用“四分析两谈话”制度,通过班级分析、学科分析等不同层面的对比,总结问题,明晰方向,改进措施。
上午十点,杏花岭区教体局及各校领导观看了学生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情况。课间操是学校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们安静列队、跟随音乐动作整齐划一;眼保健操环节依旧认真完成,他们纷纷赞扬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及严格有序的常规管理。
杏花岭区2024年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区教体局副局长刘志宏秉持“做真事、真做事”的理念,为全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确立了十六字目标——“锚定目标、精心管理、立足课改、追求进步”。
精准分析成绩。2024年,杏花岭区中考成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步,为此,刘志宏局长对辛勤付出的毕业班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刘志宏局长用详实的数据对2024年中考毕业班、新八、九年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体反馈。针对学科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这一突出问题,刘局长从优秀率、及格率、升学率等多个方面精准分析不足之处,为各校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目标,为杏花岭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制定有力措施。刘志宏局长明确提出了教研引领、管理有法、落实有力三大举措。于教研引领层面,刘志宏局长强调教研员正确引领的示范作用,强调学校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在管理有法方面,刘局长深入分享了众多学校的有效管理经验;在落实方面,他要求根据目标做实做细教学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精心部署工作。刘志宏局长着重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以“一核四维五重”为有力抓手,积极推进各项教育工作。刘志宏局长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即围绕“讲政治、守规矩、爱教育、在状态、有办法、守底线”六个要求,锚定目标、精心管理、抓实常规、用心课改、追求进步,全力完成各项重点任务。其一,要全力提升全区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并为2025年新中考设立长远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不断激励全体教育工作者奋勇前行。其二,要加强干部教师培训学习,高度关注增值性评价,同时密切关注“四新”,也就是新课标、新中考、新教材、新要求,扎实做好教研和常规工作,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刘志宏局长以“赢”字寓意作结,希望大家增强危机意识、口碑意识、效率意识以及成果意识,以平常心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接下来为颁奖环节。2024年杏花岭区中考质量奖分为集体教学质量优胜奖、教师个人中考优胜奖和贡献奖。
获得集体教学质量优胜奖的为太原平民中学、杏花岭一中和杏花岭六中。王鹏局长、刘志宏局长为太原平民中学的王军校长、杏花岭一中马俨生校长、杏花岭六中的郭景璋校长进行颁奖,感谢他们为杏花岭区的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教师个人奖分为优胜奖和贡献奖,会议现场按照学科颁发了教师优胜奖,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每个学科教学成绩优胜的27位教师进行了表彰。除此之外,还有33位老师获得了贡献奖。
希望受表扬的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受表扬的集体再立新功,续写辉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工要以他们为榜样,锚定目标,精心管理,立足课改,追求进步,为推动杏花岭区中学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王鹏局长最后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区里各中学教育同仁的付出表示了感谢,正是在每位教学干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2024年杏花岭区中考的新突破。
其次,他针对本届学生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担忧与思考。他强调每位教师要认清形势,直面现状,树立危机意识,深刻认识到杏花岭区中学所处的环境,要把握机会,重视每届学生的实际情况。
最后,他再次鼓励每位同仁持续拼搏,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从制定目标到实现目标,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每个教师心中的灯塔,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回首耕耘处,乘势再前行。本次会议是深化杏花岭区“354高效智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精准教学理念的重要实践,为杏花岭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锚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全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将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根本任务,凝心聚力,奋发向前,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为杏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笃行不怠!
(网易山西 郗艳 闫珊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