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方独奏,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教育最美的声音,是家校社共振的回响;教育最好的模样,是家校社同频的互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衔接、协同配合,才能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赋能。“家校社”共育是立德树人的家事、国事、社会事。近年来,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交流为重点,多向发力,多点开花,形成了家校社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凝聚教育高质量发展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2023年1月,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充分表明教育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家校社协同共育,如何协同?怎么共育?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方针,致力于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着力创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为进一步密切家校社联系,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家校社教育合力,2023年7月,学校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定为学校的育人品牌项目之一,正式立项,同年8月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正式启动。期间,学校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充分发挥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职能,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践联动,家校互促、社会共育的新格局。
近一年来,学校在“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将家庭教育如何升级转型,学校教育如何回归育人主阵地,社会教育如何有效的参与到育人中来,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实践中,学校引进专业家庭教育机构——航标家庭教育研究院服务家长和学生,通过线下家庭教育讲座、线上公益答疑课和线上公益讲座等形式,聚焦家庭教育“重要性、复杂性、系统性”的三大特性,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指导,使家长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易出现的重点问题及痛点得到很好的解决;聚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一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处理,帮助同学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各项活动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家校社共育,关键在“共”,目标在“育”。学校结合新时期青少年教育需求,以及广大老师、家长群体的实际情况,创新举措,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社育人讲座与活动,全力助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共绘家校社共育“同心圆”,守护儿童青少年健康幸福成长。
为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提高新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强化心理素质,学校于军训期间为新生精心准备了新生衔接教育专题讲座,带领高一新生开启新学期的征程。团委副书记何淑霖的讲座《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高中生涯规划》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唤醒生涯意识。接着从自我认知、外部探索、生涯决策、生涯管理四个方面为学生介绍了整个生涯规划课程中将要学习到的知识、方法、工具和策略,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学校开展了系列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覆盖了亲子沟通、学习辅导等多个方面。2023年8月31日,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启动仪式后,家庭教育讲师石烁老师为家长带来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他围绕家庭教育的三大特性,重要性、复杂性、系统性三方面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讲座,使家长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易出现的重点问题及痛点得到很好的解决。家长和同学都认真记笔记,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随后,学校开展了线上家校协同育人公益答疑课。9月9日晚,石烁老师在线上为2301、2302班家长开展了主题为发现教育问题,提供线上答疑的公益答疑课,切实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路上的“疑难杂症”。
为促进家校合作与交流,提高家长的育人能力,学校特开设家长学习沙龙活动,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石硕老师与各位家长共谈育人话题。3月15日,学校本学期第一期家长学习沙龙“家庭中如何管理情绪”拉开序幕,来自高一和高二年级的20余位家长参加了活动。“当孩子出现情绪时你会怎样面对呢?”石烁老师用一个提问引发家长的思考,让家长带着疑问走进沙龙活动。在现场交流环节,家长们表达对学校举办家长学习沙龙活动的感谢,有的家长表示在不知不觉间,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善,并学习到了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使家庭氛围变得和谐。家长学习沙龙作为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开展了多期,在家长群体中好评如潮。每一期沙龙活动,家长们都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良多。现场活动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在该校成立的家校社育人微信平台上展开交流讨论。
为贯彻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精神,推进学校的全面育人工作,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学校联合“职造计划”公益活动的发起组织——山西省文化发展基金,为学校高一年级的同学们举办一场“读懂孩子,让爱与成长同行”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它引用体验式学习方式作为活动的基础模式,透过不同类型的练习与分享,从体验中学习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的沟通、信任、支持和欣赏,创造一个更有效、更好的发展环境,活动现场,教师、学生、家长和义工们通过一个个互动游戏,彼此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信任与支持。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生们渐渐懂得了接妫、关怀与感恩,让每个人都回归到最根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并愉快地共度时光。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家校育人水平,近一年来,学校开展了“百位教师访千家,百名志愿者进校园”的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实地家访,走进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尽全力提供帮助与支持。
一年来,校领导与老师们带着满满的爱心和责任感,叩响了一扇扇家门,用倾听和陪伴开启了家校共育新篇章。校领导与政教处老师于2023年11月14日、11月28日及12月1日赴2301班秦同学、2307班齐同学及2310班梁同学家中进行家访。4月10日上午,郭校长带领高三年级班主任李老师、高老师、高三年级地理学科赵老师赴2103班常同学、2104班刘同学家里进行实地家访……校领导、老师们与家长亲切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分享育人经验,与学生交流在校体验,未来专业发展等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学习,鼓励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为亲子关系的改善及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关爱点对点,让学困生、家庭困难学生用心学、放心上、安心追梦。5月16日上午,徐校长带领政教处杜主任、高一年级组长鄯老师、班主任刘老师、语文老师陈老师赴2305班王同学家里进行实地家访。个人情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相对薄弱。对学习成绩非常重视,但心理抗压能力较弱,心理负担较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偏弱,在特定时间有明显的情绪低落和心理焦虑。老师们在与家长交流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分析问题的原因,给予合理建议,让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
真诚地沟通,架起心灵的桥梁,共同托举孩子的成长。家访不仅是教育的双向奔赴,更是爱与责任的延伸。一年来,学校采取线上线下,家长来校和老师家访等多种形式,家访率达到100%。拉近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也增进了教师和家长间的相互信任,推动了家校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
心理健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一年来,学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做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为了深入了解全校师生的心理状况,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于2023年9月面向新入职的1名教师进行心理量表测试。通过对新入职教师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职业价值观量表》的测评结果显示,学校新入职教师的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无不良行为倾向。同时,依据太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守护心灵”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活动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危机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干预工作,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该校于9月21日上午在学校食堂开展了2023年度全校学生心理测评活动,通过专业心理测评排查学生心理状况,为建立规范的心理档案做出准备。
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面向初中和高二年级班级开展了心理健康课,课程涉及学习策略、情绪管理、自我成长和人际交往等主题,多以讲授形式为主,伴有体验性游戏活动和多媒体视频展示,活动形式多样,教学寓教于乐,深受学生的期待与好评。在课程开设之后,同学们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显著提高,能够在反省自身问题时积极与班主任与心理老师沟通,调整自身状况。面向毕业年级开设心理讲座及团辅活动,高三年级特邀太原市教科研中心高培晋老师授课,初三年级由学校心理老师李昕组织活动,内容涉及减压及考前辅导等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新学期伊始,学校下发学生心理档案供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并留存。李昕老师于4月开展了一次面向全体班主任的学生情况大摸底,本次活动共排查出需要关注学生36名,并与其中8名学生从最近心情、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状况、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一对一访谈,将访谈结果填写入谈心记录表严格保密留档,并将在后续持续追踪观察。期间,第一届学生干部能力提升班第五讲于4月29日下午在多功能厅进行,活动让学生干部之间更加熟悉,相互信任,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为了提升师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学校举办了“心沐暖阳 逐光而行”心理游园会。在第25届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到来之际,学校于5月20日至22日开展了以“心沐暖阳 逐光而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周游园会活动,活动设计为自我探索和团队协作两大板块,涵盖个人和团体项目,共计8项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打卡集章,最终依据所获印章数量,兑换相应奖品。各年级师生广泛参与活动,收获快乐与成长,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师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家校社”同心、同向、同行,改变的是家长,温暖的是孩子,和谐的是家庭,共赢的是社会。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积极探索家校社合力育人机制,通过家校社的资源共享,合作互助,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格局,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一致认可,但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相信,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家校社共育工作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网易山西 闫珊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