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的通知》要求精神,充分发挥"义务教育阶段新劳动教育地方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新劳动》的育人功能,鼓励相关实验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在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山西省中小学《新劳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特等奖。
以“新劳动教育‘美食营养餐厅’项目实践与创新”为题,依托三单,灵活运用,体现合作分工的重要性。劳动实践活动依托学校的课前预学单,课中助学单和课后研学单进行。在预学单中提出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小组分工求知,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助学单体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安全有效的制作并体现分工合作,课后研学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
小组分工探究科学奥秘,培养科学精神。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能量的转化;探究美食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适用人群。在劳动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围绕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和操作,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跨学科学习、创新创造、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现代技术的引入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劳动课内容更加贴近时代与生活。鼓励提问和探索,以及多样化的合作方式,旨在全方位评价和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及劳动技能。这样的劳动课程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研究习俗、制作等过程中,学生们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也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食物为主题的劳动成果还可以应用于创意美食制作。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种美味可口的食品。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杜田曦 助编 郝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