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揽一缕秋阳,时光恬淡;拾取一抹教研之辉,岁月馥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业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作业实效,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师作业设计和作业实施的能力,11月8日下午,太原市小店区育英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开展了以“尊重·激活”理念下作业布置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三个板块的内容。
教研活动前期,老师们认真观看了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如何设计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作业》专题讲座。讲座首先借真实的作业案例,指出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三个问题:目标指向单一;内容细碎单调;缺乏有效评价与反馈。其次,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入手,展示了语文作业设计的依据。最后,以六下一单元为例,提出了语文作业设计的四点建议。通过此次讲座,教师们受益匪浅,对作业目标设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对作业设计有了明确的方向。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针对实际情况就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布置的作业是否存在讲座中提到的问题?结合近两学期的期末学情监测方向,布置的作业是否有思维含量?今后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怎样进行改进?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行则空。在深入思考过后,全体语文教师借机进行了作业布置主题教研。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首先就讲座学习经验进行交流与分享。随后,老师们针对各自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了“尊重·激活”理念下作业布置分析表,并针对三个问题结合各年级、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作业设计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特长潜能等因素,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更多元的体验和收获。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重视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的延伸、补充,更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媒介与通道。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会对作业进行重新定义,积极创新作业形式,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同时继续深入研究语文新课标,落实“双减”政策,持续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网易山西 闫珊 助编 郝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