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深入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与策略,11月中旬,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小学开展了跨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研讨活动。
交流活动按照不同的学科分组进行,每位青年教师以本学科为基础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结合具体课例,分享了自己撰写的教学设计,充分挖掘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探寻学科之间的链接点,打通学科融合的通路,从学科本位走向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听中学、看中学、研中学、做中学。跨知识更跨思维,实现学生的素养提升。
《江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情景的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跨学科教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郭子萍老师在教学中尝试了与地理学科的结合,一开始出示中国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接着出示江南风光图,感受 “江南”的风景特点,然后进一步明确“江南” 的地理范畴:帮助学生理解“水乡"的含义。在识字“莲”的过程中,郭老师借助科学,探究莲多之原因,通过出示视频资料并讲解:莲喜欢生长在潮湿、 水分多的地方。而江南一带多平地,而且气候温暖湿润。这些都为莲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气候条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张晓蓉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跨学科教学,一开始教师播放关于小兴安岭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观。在作业设计中,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小兴安岭的科普书籍、地理书籍等,帮助他们更全面地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二年级语文老师林杰在《曹冲称象》的教学中融合了数学、科学、劳动实践等学科,在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曹冲解决称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他是如何运用数学测量知识的。其他老师随机补充还可以带领学生动手操作。例如,教师利用脸盆、水、玩具船、玩具大象、小石头(或雪花片)等材料,模拟称象的过程,带领学生感受物体的重量、计量单位(石头及其个数)以及重量与水位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到曹冲解决称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和总结的能力,以及重量测量和比较的技能。
武雅婷老师在《玲玲的画》一课教学中,巧妙地与美术学科融合,鼓励学生思考,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除了画成小狗,还能画什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年级郭燕老师在《秋天的雨》一课教学中恰到好处的结合了美术学科:在课后布置小任务,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画一画心目中的秋天。这种方式符合三年级学生对色彩敏感、乐于创作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还结合科学学科:组织学生到户外感受秋天,收集关于秋天的资料,了解秋天的气候、植物变化等知识。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现象。
五年级王曼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以历史学科为基础,让学生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等具体史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一年级蔡文琪老师通过《叠衣服》这一劳动课,带领小豆豆们认识了衣服的不同材质,学会了各种衣服的叠法,培养了孩子们独立的意识,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李博老师授课《我们是中国公民》,将道德学科和法律学科相结合,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道德和法律的知识。
信息技术学科乔江江老师设计的是五年级上册的《红灯停,绿灯行》她利用三个任务驱动使学生掌握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使用方法。在讲解时特别强调和说明了数学中坐标系的知识,教会学生使用坐标系来完成编程中的条件判断,即判断车辆是否行驶过红绿灯。如,以y轴来判断,需要学生分情况考虑:当车辆坐标y值大于红绿灯的坐标y值时……;当车辆坐标y值小于或等于红绿灯的坐标y值时……;经过对比、计算、逻辑分析,学生能够清晰理解在程序中车辆碰见红绿灯要考虑的情况。这样锻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编程运用多种思维考虑问题的能力。
科学学科高珂老师设计的是苏教版本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月亮》,她通过学生动手,将自己画的月亮与观察到的月亮相结合,丰富自我头脑中的认知,进行思维顺序排序,体会月亮从缺——圆——缺以及形状变化中左缺到右缺的周期规律,树立学生对于农历日期的概念。并通过齐读月相歌,加深对拼音和月亮的双重了解,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和语文的更深层次的兴趣。思政课融合教育,进行科学史教育,了解人类认识、探索月亮的历程。通过对中国探月史的介绍,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树立学生的爱国信念和民族自豪感,并种下一颗发展的种子,为未来投身航天事业奠基。
数学学科郭慧老师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为例,回顾了跨学科融合的尝试,通过青蛙歌,使数学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经历由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不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明白了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凸显出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利用数学和科学的共性把内容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有趣的引力中,既学会了科学知识,又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体会到字母在生活和数学、科学及各方面都可以表示特定含义。逐步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习惯,不符按发展他们的符号意识。
音乐学科教师孔航阳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桔梗谣》这首歌,感受朝鲜族音乐的特征,体验朝鲜族舞蹈的韵律。音乐与地理相结合,了解朝鲜族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还有朝鲜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更了解桔梗对于朝鲜族人民的意义。了解不同的地区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都能唱出不同的风格。
随后,田校长提出了教学建议:学科融合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要聚焦新课标教育改革,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砥志研思,同研共生。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机而成灵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碰撞中才能成长。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为教师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研究兴趣,以有意义的方式把知识融入科学、社会、文化和生活中,加强了课本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该校也将继续在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活动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最终实现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