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校四年四班荣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董老师。董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煤炭化学探索课。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煤炭的基础知识,还对煤炭的开采、利用、环保及煤炭在科技战略上举重轻重的地位,以及素有煤海职称的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上,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严肃的科学知识变得有趣生动,精心制作的PPT上展示出的一幅幅图片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从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到炭基新材料制备与应用,再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污染物控制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以自己了解的知识相回应。
在谈到煤炭开采时,老师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都需要严格的技术和安全保障。同时,他也提到了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山西省在治理工业污染、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就。
作为滨河小学的青少年教育基地,董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煤炭化学研究所近年来在煤炭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从清洁高效的循环流化床技术,到煤制油技术的商业化运行,再到石墨烯、多孔炭材料和碳纤维的制备,每一项成果都是煤炭科学探索的结晶,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孩子们埋下一个科学报国的种子。
最后,董老师还根据讲述的知识设置了知识抢答环节,孩子们准确地回答和富有创意的想法让人看到了对科学的热爱和这次科学家进校园的效果。细心又富有爱心的董老师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奖品。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爱和期盼。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学习经历。班级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勇于探索,不断求知,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魏晋丹 席卫青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