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班主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全员育人的先行者。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促进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建设师德师风高尚、专业能力精湛的班主任队伍,共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11月15日下午,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了班主任素能提升系列培训(第二期)。
此次培训邀请的是中国质量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自育自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西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会长、《德育报》总编辑张国宏老师作现场讲座,主题为《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做好家校共育的思考》。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1120%2Fd7a80743j00sn8q8k002hc000u000k1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1120%2F1a4d6e8bj00sn8q8k000xc000u000k1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会议伊始,张国宏老师在探讨家校沟通问题时,提到了杏花岭小学党支部书记、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福旺秉持的“诚心待人,以心立身”的做人处事准则。他认为这一准则不仅体现了王校长高尚的个人品德,也揭示了家校沟通艺术的精髓就在于真诚与信任。
张国宏老师指出,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因此,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差异。理解多元家长,主动建立联系:如每月主动与家长沟通一次,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同时也分享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步。当大家以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家长,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以信任为基础,才能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接着,张国宏老师强调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帮助家长寻找学生身上的至少两个优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不仅能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同时,张老师也提醒家长要关注学生的一个不足之处,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建议,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他还提出在家校沟通的艺术与策略:家校沟通的关键在于遇到问题时的态度。面对问题,应该迎面而上,而不是回避躲开。在沟通时,教师要客观、技巧地讲述问题,避免伤害家长的自尊心。此外,张国宏老师还分享了与家长沟通的一些实用策略,如提前准备问题、与老师交流预案、用亲切的语气询问家长的需求等。
随后张国宏老师强调,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涵盖了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他提倡“互为师长”的理念,认为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家长的老师;而家长则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老师的合作伙伴和学习对象。通过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家校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积极的教育环境。
张国宏老师谈到正是看到了这种“互为老师”的教育潜力,他鼓励班主任们打破传统角色的界限,以更加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倾听、理解和支持彼此,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
最后,张国宏老师给班主任们特别介绍了一位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深受师生爱戴的老教师——于永正。于老师是一位爱思考的人。他善于琢磨,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听别人讲话、上课,他都会深入思考,不断反思。这种思考的精神不仅让他在教育上不断进步,更让他在面对家长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家长的需求和担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于老师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尊重,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他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于永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不仅为班主任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问题上给出了深刻的启示。张国宏老师讲:“于老师曾说:‘当特级教师不是句号,应该是分号’”他期望于永正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教育成就能成为班主任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激励大家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己。
此次培训即将结束时,王校长作总结发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班主任的辛勤工作。本次培训中张国宏老师的分享为班主任提供了丰富的家校沟通方法和策略,大道至简,赋能成长,相信通过此次交流与沟通,我校的班主任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家长、关爱学生,让家校共育更具智慧和实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班主任们定能心有山海,追光而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躬耕教坛,育人润心,聚智前行。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石美玲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