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迎泽区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在“114N”工作思路的引领下,太原市迎泽区大南关小学的王骁老师、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徐欣老师以及桃园小学的薛敏老师、第三十七中学解艳华教师参加了太原市中小学教学标兵(实验教学)评选活动。
王骁老师的《探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循环的关系》主题实验,利用地球仪、手电筒和纸板等材料,模拟了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过程。通过调整手电筒的位置和角度,他展示了太阳光在不同季节对地球的照射情况,并观察记录了不同季节下地球表面温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情况。此外,王老师还结合生活实际,探讨了四季循环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深刻体现了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之间的重要联系。
徐欣老师则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实验。首先,她组装了一个自制的二氧化碳制取与收集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旋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用电子秤读数的变化监测其质量变化,从而验证了二氧化碳无色无味且比空气重特性。随后,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倒入含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证明了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最后,采用点燃法结合自制深井模型演示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并以此说明其在灭火器及矿井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这些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认识。
薛敏老师带来的是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实验。她首先使用万用表测量了各种材质棒状物的电阻值,同时详细解释了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接着,通过连接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来构建简单电路,发现只有当铜棒作为导体时,灯泡才会被点亮;而木棒或玻璃棒作为非导电介质则无法使电路闭合。这种直观对比更容易理解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差异。
解艳华老师以《探索植物体组成的奥秘——观察山楂的细胞及组织》为题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学盛宴。在实验开始前,解老师首先介绍了山楂这种植物的基本信息,包括其种类、生长习性、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等。随后,解老师开始观察山楂的细胞及组织。她详细介绍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亲自示范如何操作显微镜来观察山楂的细胞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山楂的细胞结构,包括表皮细胞、薄壁细胞、导管细胞等多种类型。解老师耐心地解释每种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理解植物体的组成和生理机制。同时,还继续观察山楂的组织结构,如韧皮部、木质部等,并解释了这些组织结构在植物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四位参赛教师凭借其富有创意且易于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此次比赛中荣获“教学能手”称号。他们不仅成功地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为同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随着迎泽区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科学实验区,加上持续推进师资培训项目如“追光行动”,以及实施“三单一评四联动”学业评价体系,他们相信全区范围内科学教育的质量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全面素质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