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晋源区多名科学教师齐聚深入研讨,旨在精进教学方法,贴合新课标要求,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此次教研活动主要由课例展示、经验介绍、沙龙研讨、讲座分享四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由田星星老师执教的《云和雾》展开。田星星老师带领大家领略了大好风景,并抛出问题:云和雾是怎样形成的?随后用科学器材展示了云和雾形成的原因,并讲述了云和雾的区别。田老师的授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环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帮助学生实现从抽象思维向具象思维转变。
课堂上田星星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分析理解,动手实验,发现现象,理解现象,最终掌握成因,从而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课后研讨环节中,田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针对自己的执教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听课的老师们都对这堂课给予了肯定,对如何开展科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最后,晋源区教学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刘旭媚老师立足活动主题作了总结性发言。刘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三小科学团队为了本次活动所做的充分准备,也肯定了三小科学团队将学科理念落实在校本教研中的经验做法,创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对其他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课程研讨结束后,陈慰老师就大单元教学梳理展开了一堂讲座分享,陈老师提出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化体系。然后将知识间建立起盘根错节,浑然一体的关系,置知识于系统之中,实现知识结构化,让学生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活动最后,校长田瑞涛就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科学课堂的重要性以及课堂形式展开了讲座。为老师们展示了实验三小科学课堂的多种形式以及学生的多样性活动,提到课堂教学要结合项目式学习和大单元教学,旨在让学生们动起来,学起来,说起来,真正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教研结束后,陈慰老师和魏娜老师为老师们展示了学生的科学成果,孩子们的作品形式多样,实验的学子们用自己一双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科学是有温度的,它在孩子们惊喜的欢呼中、热烈的眼神里、更在对科学奥秘的渴求中。
此次教研夯实教学基础,结合新课标新理念。学思并进,砥砺前行。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新的成长,都是一次专业的提升!在这场活动中,每位老师的心中都洋溢着温情与深深的触动。这场活动为全区的科学教研组建设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愿他们的教研之路不断凝聚智慧,“研”途有光,追光同行!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石丽英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