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明白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太原市小店区育英小学特策划此次大雪节气活动。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古人曾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且范围广,故名曰大雪。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因天气严寒阴冷,正处于阴气极盛之期,按照传统阴阳观念认为阴气盛极必衰,此时阳气开始萌动。
【一候鹃鸥不鸣】
鹃鸥即寒号鸟,为阴物,感阳者,得阳气则不再鸣叫。
【二候虎始交】
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老虎为阳物,感阳而交,所以会循阳气的萌动出现求偶行为。
【三候 荔挺出】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循阳气萌动开始抽新芽。
腌肉、打雪仗、赏雪景、喝红薯粥、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话,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人们都会热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最是一年冬好景,落雪时节又逢君,冬日最不可错过的,便是一场雪的盛事。孩子们通过班会、查看资料等渠道了解“大雪”节气特点、传统习俗、诗词谚语等知识,再用手中的画笔创作出一幅幅精彩的作品。憨态可掬的雪人、落满积雪的房屋、雪地里撒欢的小伙伴……作品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色彩搭配恰当、创意新颖。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既体现出了孩子们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功底,也体现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小朋友们通过歌颂雪花的方式,感受冬日雪景之美,体验我国传统节气的独特魅力。
(网易山西 闫珊 助编 郝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