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评价理念,把握命题评价导向,提升教师的学科命题能力,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近日,孝义市府东街小学举办素养导向下试题命制专项培训活动。各科教师代表前往学习,总结外出培训学习经验,与本校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开展“二次培训”教研活动。
余智芳老师围绕“素养立意的命题评价思考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分享,研究关于素养立意的学业考试命题 、以案例为依托,探索素养立意下的命题实施。
贺淼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区域命题改革的时代背景、必要性以及实践成果,强调了素养立意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性。通过依标扣本、聚焦素养,探索命题新路径,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课堂教学的“十意识”和“五坚持”展示了区域命题改革的实践成效,促进了学生、作业、教师三大变化,提升了教育质量。
李慧玲老师讲座主题是《用好评价“指挥棒”,激发教育“内动力”》。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彦伟教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思考进行了深度介绍,明确命题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柔性到刚性,彰显国家意志,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将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并给老师们如何命题设计提出宝贵建议。
裴菲菲老师讲座主题是《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命题构想与实践》。就太原市教研中心的成艳斌主任的分析给大家进行了分享,强调了命题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以蓝图为标杆,遵循科学的命制原则,才能命制出好试卷,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李艳红老师培训内容是《素养立意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测试命题探讨》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设置真实情境,评测语言能力。教师在命题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融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于一体的情境。植入文化元素,在赏析传承中培养文化意识。在试卷命制过程中,教师应深度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渗透文化内容,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了解、比较和鉴赏文化的异同中发展核心素养。设计梯度任务,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思维品质。命题者应该适度设计一些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评价创造的题目,使试题更具思维含量。注重资源整合,在综合运用中考察学习能力。教师在命题时可以整合多学科资源,丰富命题形式。总之,教师命制的内容与形式要实现教、学、评统一,使得教学评价反哺教学,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陈海燕老师针对“如何命制一份有温度的试卷”进行了二次培训,聚焦于让试卷不再冰冷生硬,从出题理念、题型设置、语言表述等方面着手,使其更贴合学生实际、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作答时能感受到积极引导与温暖鼓励,进而更好地发挥水平、减轻考试压力等,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构建教育教学良好形态。
李海红老师从命题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试题分享、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进行分享。试题命制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生活性、开放性、层次性、独立性六个原则,命题以2022版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对各年级的试题范例从内容、课标要求、题型、编写意图方面进行分析,体现以评促教,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科学组教师陈琳以“探求高质量的试题诞生之路”为主题对本组教师做了二级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明白了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构建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地,在试题设计中,也可以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更加注重情境的创设,努力设计出更多高质量、有趣味性的试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科学组靳玲玲老师以“科学的考行科学的教”为主题,对本组教师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体会到了情境化命题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情境化命题通过构建具体、生动的场景,将抽象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解题时仿佛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老师们明白了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情境化命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此次培训活动帮助找准了教学的方向,明晰了立足教材扎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信老师们一定会以本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思考,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标新理念,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让教育与生命同行!
(网易山西 闫珊 杨滢 助编 郝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