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正迈出校园的围墙, “思政小课堂” 与 “社会大课堂”相串联,打破了书本局限,演绎一堂堂“走新又走心”的思政大课,将本土宝藏化作育人的鲜活教材,铺就青少年成长的非凡之路。
12月4日,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团员代表在原毓文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水北村长江支队纪念馆开展了主题为“追寻先辈红色足迹, 感悟长江支队精神”红色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带领学生深入身边的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长江支队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挺膺担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下面,一起跟随镜头,走进学生的视角,与历史对话,悟革命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水北展览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水北村。它设在村中一处古色古香的两进四合院内,占地600多平方米。馆内共设四个主展厅,其内容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4600多名队员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召,从太行太岳到福建南下接管政权、民主建政的历史过程。
第一展厅——“风华正茂出两山”。记述了长江支队四千多名优秀干部历经艰难险阻,挺进福建接管地方政权、开展土地改革、建设民主政治、恢复发展生产的历史事实。重点讲述了长江支队“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投身于更广阔的革命事业中的英勇事迹。
第二展厅——“一生辉煌留八闽”。重点讲述了长江支队4600多名的南下干部在福建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包括接管政权、征粮支前、剿匪除霸、土地改革和建设新福建等光辉历程,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第三展厅——“不朽的丰碑--谷文昌”。详细讲述了南下干部、曾任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先进事迹。谷文昌是长江支队的杰出代表,他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求真务实,为福建省东山县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践行了共产党人“入党为什么,当干部作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诺言。习近平总书记称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四展厅——“革命家风”。 展厅是从水北村走出去的长江支队队员段震环故居,他出身书香门第,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就在那一年,他在枪林弹雨中,家中母亲病逝、妻子生下了长女。当他知道之后,含着眼泪仰天长叹“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屋内简单朴实的摆设彰显了他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是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水北人民的骄傲。
长江支队凝结着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彰显着顾全大局,背井离乡的牺牲精神,体现着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钢铁意志,书写着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人生品质。面对国家建设需要和党的号召,长江支队的队员们听党指挥,积极南下,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将一生的热血和奋斗的汗水洒在了八闽大地。
今天的青少年,应该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同学们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勇挑时代重任,胸怀强国之志,自觉挺膺担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网易山西 黄晶 李碧玉 通讯员 田亮 原毓文 助编 郝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