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太原市晋源区第四实验小学“童心绘梦 故事飞扬——第二届‘阳光杯’语言表达素养大赛”四年级专场在德晟楼会议室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清廉故事”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演讲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清正廉洁之风进校园,让廉洁故事润心田。
赛前,各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动员本班学生踊跃报名,并在班内组织公开选拔赛。赛中,20位选手准备充分,演讲内容紧扣此次主题,全程脱稿演讲。
翻开历史的画卷,廉洁之花绚丽绽放,选手们或讲述两袖清风的明代清官于谦;或讲述不持一砚归的包拯;或讲述明朝刚正不阿的第一清官海瑞;或讲述平凡而伟大的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选手们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在选手们感情真挚的演讲中,让前来受邀观赛的部分学生家长赞叹不已。其中,吕尚宸、范轩宇、段洛一、邹嘉雯等选手表现尤为精彩,博得阵阵掌声。
四年三班吕尚宸为大家分享的清廉故事是《两袖清风话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它是明朝诗人于谦16岁写成的,表明了一位少年的人生信条:要清廉刚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谦秉持着粉骨碎身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信条,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让老百姓赞叹不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大家一定要像于谦那样好好学习,做一个廉洁的小公民。
四年三班范轩宇给大家带来的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故事。“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这首《三年为刺史二首》(其二)就是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刺史的3年间写下的“忏悔”诗。他为官清廉,从未收过任何贿赂或向他人索取过财物和贵重物品。离任之后,在行李中发现了到杭州天竺山游玩时捡到的两块石头,他认为山石虽然不值钱,但自己拿走它们,就好像贪污了千金,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写下这首诗。这是何等可贵的慎独精神和清正廉洁!
四年二班段洛一和大家分享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清廉小故事。总有一种精神直达灵魂深处,给大家砥砺前行的力量,总有一种温暖,触动心田的柔软,让大家重整行装再出发。正是这份质朴和廉洁的坚定让他在苦难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实验,并用一辈子牢牢的守护好中国的饭碗。他常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大家应当弘扬清廉文化做种子精神的传承人。以昂扬精神、实际行动、优良作风、真正让种子化廉入心。
四年二班邹嘉雯给大家讲的是清廉人物张桂梅的故事。张桂梅,是一位来自云南丽江华坪县的普通教师,但她的事迹却感动了无数人的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清廉和奉献。她的故事告诉大家,只有心怀大爱,才能做出如此伟大的事业。作为小学生,同学们要学习张桂梅老师的精神,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家要学习她的清廉和无私,不贪小便宜,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大家还要学习她的坚韧和执着,遇到困难不放弃,勇往直前。
现场的评委老师们按照评分细则进行综合考量、评分。最终,根据各班参赛学生总分,四年三班获得“最佳风采奖”,四年二班获得“最具潜力奖”,同时评出个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8人。
通过此次活动,选手们用规范而又富有激情的语言、自然而又得体的体态语向全校学生诠释着廉洁的内涵,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了廉洁的种子,让廉洁文化的花朵开遍四小校园。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助编 张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