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场新闻发布会,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效生,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曦,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崔俊林,管委会总会计师乔建伟介绍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工作情况。
张效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转型综改示范区视察,提出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嘱托。转型综改示范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目前经过七年多的发展,成为全省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和窗口平台,主要取得了六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2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38亿元,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分别为13.4%、15.1%、15.1%、22.1%、12.2%,均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在国家级经开区考核排名中,由第99位提升至第43位。3项指标进入全国前30强,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全国第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国第7、进出口总额全国第24,综合实力实现争先进位。
——现代化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三年,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半导体”四条主赛道,新引进落地晶科能源、泰山玻纤、厚生锂电池等121个战新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317亿元。目前,全区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到全省的19.6%、50%,初步形成了3个千亿级和1个百亿级集群的产业布局,为加快打造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新材料基地、光伏垂直一体化生产基地和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先进半导体材料基地奠定了基础。
——创新驱动能力稳步提升。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科技创新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持续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国家超算太原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白俄罗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成功获批,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正式入轨运行,全省新完成改组的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部集聚综改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分别占到全省的20%、57%;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累计培育市场主体5.9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8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92家、国家级“小巨人”39家、国家重点“小巨人”10家、上市公司9家,分别占到全省的26%、20.4%、29.5%、37%、21.9%;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出锦波人源化胶原蛋白、烁科8英寸碳化硅衬底、太钢手撕钢、潞安晋华炉、纳安生物创新抗癌药、太重高铁轮轴轮对等一大批扎根综改本土、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持续强化“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新型工业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分别占到全省的33%、19%。太重轨道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实现我省全球“灯塔工厂”“零”的突破。
——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坚持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武宿综保区与上海外高桥“管运分离”改革,引进外高桥成熟经验和模式,打造全省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去年以来,武宿综保区以功能突破促进指标增长,以功能完善引导外贸集聚,先后填补了“9610”跨境电商出口、保税仓储境外飞机、航材贸易、金融租赁等多项省内业务空白。今年1—11月份,武宿综保区进出口额、保税业务进出口值分别增长110.9%、240.1%。
——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坚决担当好“发挥改革探路领跑作用”的重大使命,坚持从问题入手、从“制”上突破,重点推进了招落一体、赋能园区、管运分离等13项开发区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管委会聚焦“定规划、出政策、抓落实”,做减法;园区围绕“企业服务、项目落地”,做加法;部门围绕“招落一体、同题共答”,做乘法。推动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由238天减少到58天,项目签约落地率大幅提升,企业各类生产成本有效降低。近两年来,已有2项改革成果获国家层面推广,其中抓项目“四全工作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一件事’”审批模式创新入选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另有武宿综保区“管运分离”改革、“三育三化三全”上市培育模式、“办事不找人”营商环境等7个典型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产城一体加速融合发展。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持续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引擎。建区以来累计实施基础设施及公用服务配套项目365个,完成投资405亿元。特别是近两年,围绕保障晶科、太重、泰山玻纤等重大转型项目,布局新建了一批要素配套工程,基本形成全区生产要素集成高效供应保障体系;通过盘活低效存量土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新基建布局,推动唐槐、学府等老园区焕发新活力;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开发,潇河绿智城强势起步,形成“四横四纵”主干路网,总里程达到133公里,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及配套酒店群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新地标,太重、晶科、中电科等重点片区基本成型,加快打造全省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样板。
陈曦指出,近年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着力构建“2+1”主导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把产业转型的核心聚焦在先进制造业,踔厉奋发、探路领跑,推动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一是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产业转型基础实、方向明、后劲足;三是新的增长点持续涌现。下一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锚定“2+1”主导产业体系,依托“链主”企业,强化产业配套,深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半导体”四条主赛道,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储能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新型复合材料基地、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探路领跑。
据了解,2023年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围绕破解“治理不科学”的主要矛盾,坚持从问题出发、找准改革切口,持续深化招落一体、赋能园区、绩效管理“三项改革”,打造“体制引擎、机制动车”。针对三项小切口改革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张效生以泰山玻纤项目为例,他表示,“总投资70亿元的泰山玻纤项目,于2023年5月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仅用2天时间就办理了不动产证,3天时间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开工前的所有建设手续在15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6月份开始桩基工程施工,2023年年底主体封顶。”
崔俊林指出,2023年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共签约63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投资额为951.64亿元,预计产值1493.9亿元。签约项目当年落地率由2023年的42.11%提高到2024年的79.55%;落地项目累计48个,落地率达到76.19%。其中晶科能源“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总投资560亿元,是我省近年来引进的单体投资最大产业项目,致力打造全球首创、全球最大、全球转换效率最高的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超级数字工厂”。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重大使命任务。乔建伟表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在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方面主要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发挥制的优势,引入市场化机制;二是增强平台作用,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聚焦功能突破,引导对外贸易集聚。下一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管运分离”改革,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辐射带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霍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