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旦佳节来临之际,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小学为深入贯彻“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积极响应迎泽区科学教育“114N”工作思路,于12月31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创想 搭建新程”科学搭建承重比赛,为校园注入了浓厚的科技氛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无限热情。
四年级开展的这场见证“船”奇——纸船承重的大挑战精彩纷呈。比赛现场,每一个小组拿到一张普通的 A4纸后,便迅速开启了创意之旅,在他们的巧手下,一艘艘形态各异的纸船相继诞生,如被寄予厚望的“梦想2025号”,孩子们一边折纸,一边在脑海中飞速思索:我的船怎样折才能更大程度地承重一枚一枚的硬币呢?他们积极调用平日里所学的数学、物理知识,尝试不同的折叠角度、船身结构,力求让纸船达到最佳的承重效果。
纸船折好以后,便进入扣人心弦的承重实验环节。当一枚枚硬币被小心翼翼地放入纸船,现场气氛愈发凝重,随着硬币的持续增加,奇妙的变化不断发生,水的浮力与纸船的承重力相互抗衡,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水的力量,也领悟到科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无穷魅力,这场实验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探索未知的大门。
在激烈的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最佳承重奖——“见证‘船’奇,承重巅峰”、团队协作奖——“并肩作战,团队先锋”、最佳美观奖——“纸韵承重,创意无界”、最佳记录奖——“优秀观察,非凡记录”。
接下来进行的五年级的比赛,选手们是要采用筷子搭建拱桥。每个小组拿到相同数量和规格的材料后,便迅速投入到搭建工作中。同学们利用生活中常用的筷子模拟一根根梁木,巧妙别压、穿插,搭接成一座座“木拱桥”,再放上厚厚的一摞书,检验一下木桥的承重力,OK!台下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搭建中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师的智慧,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当比赛材料——一根根纤细的吸管发放到六年级同学们手中时,不少人起初都面露难色,这看似轻轻一折就断的吸管,要如何变身“大力士”呢?
比赛号角吹响,同学们迅速组队、分工协作。有的负责设计蓝图,依据所学的力学原理,规划出最稳固的结构框架,从墙面的长宽比例到支撑点位的布局,都经过深思熟虑;有的精心裁剪吸管,确保每段长度精准无误,为后续搭建夯实基础;还有的专注于拼接,用胶带或胶水将吸管严丝合缝地组合起来,让一个个连接点都坚如磐石。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原本脆弱的吸管逐渐构建成一面面看似单薄却蕴含巨大能量的“承重墙”。测试环节更是激动人心,一本本厚重的书籍被依次放上,同学们的心也随之悬起。令众人惊叹的是,这些由吸管组成的结构稳稳承载,几十本书的重压都未能将其压垮。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奇迹”,同学们欢呼雀跃,他们真切地领悟到,巧妙的结构组合能赋予平凡材料非凡的力量,也在这场比拼中深化了对科学知识的热爱,让探索的脚步更加坚定。
最终在所有评委和参赛选手的见证下评选出最佳承重奖 ——“吸管擎天柱”、造型美观奖——“吸管艺韵幻彩组”、结构稳固奖——“吸管小筑稳赢队”。
这场“迎新创想 搭建新程”的科技盛宴,在校园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不仅深化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锤炼了实践与协作能力。他们用小手创造奇迹,让平凡材料绽放光芒,从纸船的水上漂浮、拱桥的稳固伫立到吸管结构的力扛重压,每一个瞬间都定格着探索的勇气与智慧。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桃南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沿着“五育并举”与迎泽区科学教育“114N”的方向笃定前行,持续为孩子们打造更多探索未知的舞台。他们相信在未来,这些今日沉浸于科学搭建的小小少年,终将成长为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用他们的奇思妙想与扎实学识,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向着更加灿烂辉煌的科技新程大步迈进。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