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五场新闻发布会,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继承,副市长陈博,副市长蔡江泽,副市长李永强介绍有关情况。
据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的殷切嘱托里,山西太原牢记使命,强化省会担当,在以下五方面持续发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始终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着力点,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全力推动科技和产业互促双强。近年来,太原市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保障投入力度,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发展壮大,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培育,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606家,高新技术企业2150家,在全省占比50%以上;市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企业达120家。在全省率先实行“揭榜挂帅”制,集聚了国内外70多家单位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新获批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占全省的88%;省级重点实验室136个,占全省的79%;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5个,占全省的64%。聚焦特种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等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累计申请专利59件。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悉心打造一流科创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就是要用最大的力度、最优的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继承说道。2021年以来,太原市累计发布技术需求300多项、高校院所成果900多项,促进500多项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建设太原科技大市场,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务,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8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3%。对标国家实验室标准,建设超10万平方米洁净空间的“第一实验室”,引入顶级科研团队开展研发攻关,目前已经具备了碳基芯片材料、器件及前沿应用的全链条研发能力,成功制备8英寸碳基芯片,在智能物联网、AI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研制的甚长波锑化物探测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标准建设“晋创谷·太原”,揭牌以来已注册企业243家,申请知识产权520件,签署产品销售、技术交易合同总额3.7亿元,20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基本建成。
锚定转型不动摇,全力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建链为核心,提升产业优势;以项目为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以创新为引领,增强发展动能;以“智改数转”为路径,加快数实融合。对外,太原招引种子项目,华为矿山军团全球总部、沪硅半导体、晶科能源等一批牵引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地,惠科电子新材料项目,建成全国单体最大、技术领先的铜箔生产车间,生产出的铜箔厚度仅有A4纸的二十五分之一,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山西希本生产出的碳纤维羽毛球拍,对重振太原市消费品工业注入了新力量。对内,太原培育壮大潜力企业,全力支持本土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升级改造,山西电机厂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值三年就翻了一番。太锅集团与清华大学、山东诺泰开展联合研发,在煤矸石循环利用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可稳定燃烧最低热值550大卡以上的煤矸石,这也意味着可以将大量堆积无用的煤矸石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煤矸石“无处可去”的难题,又能得到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坚持“四治”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太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汾河43公里生态长廊纵贯全城,6个国考断面、4个省考断面水质显著改善,断流近30年的三晋名泉晋祠泉实现复流,全力攻坚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5,达历史最好水平。如今的太原,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市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林木覆盖率达43%,蓝天白云成为常态,“锦绣太原城”盛景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加均衡。2022年,太原获准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2024年已经是第三年,项目实施以来,聚焦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全面提升医院诊疗能力;聚焦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夯实基层服务基础;聚焦源头控费和智慧医院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十四五”以来,太原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8所,新增优质义务教育学位11万个,为城乡低保、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各类补助23.41亿元。在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方面,建成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43个,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的托育服务“入托难”、“入托贵”、“不放心”问题,结合太原市实际,持续完善托育服务政策,加强普惠托育服务工作,打造“晋心托”城市品牌,让“朝阳”更加蓬勃,让“夕阳”更加绚烂。城市书房、自助图书服务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部免费开放,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二,“家门口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过去的一年,太原入选“2024年度活力之城”、人才友好型城市50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位列“2024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单”第32位、“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第35位,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省会城市前5,连续三年上榜“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在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2024世界城市名册》榜单中的排名从2020年的223名上升到139名,太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大幅提升!未来,太原将持续强化省会城市担当,引领带动山西省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走好新时代新征程。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张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