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文化叫传承,有一种美食叫记忆。年味儿,在传统中寻找,在民俗中传承。太原市小店区新晨幼儿园用最有仪式感、最温暖的方式,在人间烟火气中,让孩子们感受非遗中国年味。
人间烟火味,最是新年时。当美食遇到春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请跟随新晨萌娃的脚步去寻找年味吧!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饺子有着特殊的意义,吃饺子象征着把过去一年的烦恼抛去;饺子形如元宝,寓意新年好运至,开启幸福美好的时光。
孩子们认真地学习包饺子的手法与技巧,从加馅、折叠、捏合,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专注与期待,尽管动作尚显生疏,但包出的饺子却有模有样。
枣花开、新年来,花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面塑工艺。孩子们亲手制作花馍,体验舌尖上的年味,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一个个冒着热气的花馍,不仅承载着孩子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也寓意着每个家庭的生活都会蒸蒸日上!
孩子们通过捏、揉、团、搓等技巧,将面团变成各种形态,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花馍。
中国南北方均有吃糕的习俗,南方喜欢吃糯米糕,北方则喜欢吃黄米糕。它是最为应景的新年美食之一,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步步高升。
过年炸菜,俗称“过油”,寓意着“越过越有”,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每逢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准备一些油炸食品,如炸丸子、炸年糕、炸排叉等,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的是年的味道,品的是年的风俗。孩子们在寻找年味美食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饮食文化;在亲身参与中,加深对年味的感知。让年味留在每一个小朋友的眼里、嘴里、心里,让年俗印在每个中国人成长的印记里,让每一位新晨宝贝都爱上春节美食,爱上非遗中国年。
(网易山西 张丽 通讯员 郭秀林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