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寒假期间,太原市迎泽区朝阳街小学围绕“春节习俗传承”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剪窗花、写春联、制手工、讲故事等形式,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为寒假生活增添年味与文化底蕴。
为迎接蛇年,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传统剪纸技艺,用红纸剪出灵动的蛇形窗花。从折纸到剪裁,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一幅幅寓意吉祥的窗花装点了教室和家庭,为新春增添喜庆氛围。
春联书写是春节的重要习俗。学生们通过线上“云讲堂”学习春联历史与书写技巧,并亲手挥毫泼墨,创作出“五福临门鸿运开,万事顺心如意来”等寓意吉祥的对联。这些作品不仅张贴于家中,还被赠送给社区老人和邻里,传递温暖的新春祝福。
学生们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蛇年手工艺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也为春节增添了一份特别的喜庆,感受年俗的独特魅力。此外,部分学生参与社区“童心绘年画”活动,用画笔描绘舞龙舞狮、年夜饭等场景,用童真视角记录春节故事。
结合“清洁家园”主题,学生们化身“家务小能手”,协助家长扫尘布新。从整理房间到擦洗门窗,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辞旧迎新”的仪式感,感悟劳动的价值,也增进了家庭互动与协作。
春节期间,朝阳街小学的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深入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甚至实地走访,知道了“年”的由来,了解了放鞭炮、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的意义。此外,做年夜饭也是孩子们探年味的一次好机会。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了做几道拿手菜,为家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在做饭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家长的辛劳,也学会了感恩和付出。在实践中,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朝阳街小学的寒假实践活动,以“文化传承+劳动教育”为核心,将春节习俗与非遗技艺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家校联动,不仅丰富了假期生活,更培育了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为新学期注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