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春节里,全国各族人民以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近日,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的红领巾解说员们通过一场场精彩的民族文化展示,生动地介绍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
红领巾讲解员们用清晰流利的话语,为大家逐一介绍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他们讲述道,汉族春节的传统活动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寓意着团圆与祝福。
在介绍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时,讲解员们更是如数家珍。蒙古族在除夕会吃“手把肉”,象征着合家团圆;布依族妇女在春节前会忙着酿米酒,制作各种美食,迎接新年的到来;彝族人民在祖灵下铺撒松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傣族的泼水节则是傣历新年,更为公众熟知,节日期间全州上下喜气洋洋,通过泼水的方式传递祝福和喜悦。
此外,讲解员们还特别提到鄂伦春族的春节。除夕之夜,鄂伦春族的庆祝活动达到了高潮。家家户户门前燃起两堆篝火,象征着日子越过越红火,同时也有驱蚊去邪之意。祭祀活动是这一晚的重头戏,全家人祭拜火神,向火塘内扔肉洒酒,祈求火神的保佑。随后,他们还会拜北斗星,祈求神灵恩赐猎物,保佑全家免灾免祸、吉祥如意。祭祀结束后,全家共享团圆饭,晚辈向长辈敬酒、叩头拜年,场面温馨而庄重。
在讲解员们的生动讲述下,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各民族欢庆春节的热闹场景中,对各民族春节习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年俗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春节中的文化之根、传统之美和家国之情。各族人民在欢庆新年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新篇章。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刘洋 助编 张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