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区教科研中心提供的综合素养大比拼项目设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和“双减”政策。建设路小学一年级团队老师在校领导带领下认真研究乐考内容,结合学校的校本特色和本校附属幼儿园的优势,以“共筑幸福成长”为目标,以“双向深度融合的幼小科学衔接”为主线,制定乐考的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老师们在一年级乐考工作安排时考虑幼小衔接的多元协同、有效衔接,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小学要做好入学适应。采取“校园文化+幼小衔接”的形式,促幼小衔接走向“双向奔赴”。
乐考活动精心打造校园环境促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打造无缝衔接的教育环境。
一年级充分发挥学校特色“星”文化:星光点点——独一无二(个体:我就是我),群星璀璨——缺一不可(团队:1+1>2),星火燎原——一脉相承(精神: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充分利用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墙廊文化和班级文化环境。教学大厅的“星辉墙”、走廊开设的“星空墙”、班级的“摘星台”展示师生精彩的表现。此次一年级乐考活动结合“星”文化,创设与“星”有关的闯关活动,完成三个打卡任务:“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的课程我喜欢”、“我来做贡献”。
乐考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为一年级孩子们打造“星”之摇篮。在“我为校园做贡献”活动中,孩子们了解校名的来历、校徽等校园文化;在活动中唱红歌、校歌,在歌声中唱出对校园的热爱。孩子们亲自为校园制作和悬挂提示牌,用自己的双手为校园贡献力量。学生在乐考活动中一年级上学期适应中寻找到校园小主人的归属感。
带着对小学校园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一年级大朋友“手拉手”幼儿园小朋友。大朋友走进附属幼儿园,向小朋友介绍小学校园的文化,讲一年级发生的故事,通过面对面交流帮助大班小朋友更全面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熟悉小学环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这个交流中一年级的孩子们身上多了一分责任感,更快地适应了小学生活。
为充分发挥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建设路小学附属幼儿园也优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两个大班分别以“非遗匠心”和“幻光科探”为主题,幼儿园小朋友也在活动中学着一年级的大朋友介绍他们的活动区域,交流中增加了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此次活动近距离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为幼儿园孩子们打开了解小学生活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提升了一年级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
园校携手共进,为幼小衔接搭建起平稳过渡的桥梁。小学一年级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大班的活动相融合,从快乐成长的乐园向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的小学生活逐渐过渡。
附属幼儿园活动都呈现出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与痕迹,采用的是项目活动形式进行学习内容的整合,孩子们每天在活动区域内学习生活。在“非遗匠心”活动区域内,他们了解非遗文化,然后亲手制作的非遗糖画,再把制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等,一系列活动都在进行幼小衔接。
在乐考活动中,一年级学生则落落大方地展示了班级课程表,展示了自己制作的个性课程表,向幼儿园小朋友介绍小学每天上几节课,学习哪些课程,作息制度,上下课应注意什么。同时也展示上课起立、坐姿、读书等学习习惯,还介绍了小学的活动,让大班小朋友充分了解小学生活,从“玩”到“学”的过渡。同时也在交流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从“小团体”到“大集体”的社交能力。
建设路小学附属幼儿园与小学相辉相映,此次乐考,为幼小衔接搭建了舞台。点亮一颗“星”,照亮一片空!让每颗“星”都闪亮,让每个人都出彩!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韩丽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