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校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参加春季新教材省级培训,深入研习新课标背景下低段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实践策略。此次培训分两场,一场是重构运算体系,夯实思维根基;一场是文化浸润与单元重构双轨并行。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从知识建构到文化浸润的全方位指导。
上午,葛晋萍老师以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为切入点,作题为《关注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的专题讲座。葛老师着重指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必备技能,更是后续深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和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基本工具。将这两个重要内容合并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以及计算方法的迁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此提升综合运算能力,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谈到单元素养点目标设计时,葛老师详细阐述了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应用意识这四大关键素养的培养方向。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围绕这些素养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此外,葛老师还深入讲解了本单元所体现的计算方法的三个阶段:数线、小方块、推算。她以核心课例《9加几》为例,从学情分析和学习过程两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通过对学生认知水平、已有知识储备的分析,让在场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而对《9加几》学习过程的拆解,更是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范例,帮助教师们明晰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提升运算能力。
下午研讨聚焦数学文化育人价值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苏教版教材编写组专家蔡宏圣在《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中,从“何为、为何、何能”三层面展开。
南京市教研员刘正松则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问题审视、实践路径、赋能启新提出思考,本次培训为参训教师明确了新课标背景下的三重跨越方向:从“解题”到“育人”,以文化厚植学科底蕴;从“零散”到“系统”,以单元整体设计强化学科逻辑;从“传授”到“浸润”,以真实情境激活素养生长。
小五台小学低段教师今后将深入教研,结合校情优化教学设计,在“双减”背景下打造更高效、更灵动、更贴近儿童的课堂。数学教育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思维的觉醒与文化的传承。
春日教研,步履不停。这场融合“运算之基、文化之美、单元之网”的培训,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孩子们在思维与文化的交织中,遇见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潘彤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