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迎泽区在海边街小学举行了2025年春季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会,会议由迎泽区科学教育带头人乔伟老师主持,培训会以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的,以实验,课堂和课程三个环节展开。参与分享的老师都以自己凝练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案例。整个过程中,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科学组老师参加培训,认真听讲并做好相关笔记。
首先,是由徐欣老师向大家生动展示了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相关实验设计。从学生已经学过自己配制汽水这一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实验,在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比如:如何直观体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和如何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等问题。在过程中学生参与实验并自制模拟深井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启发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利用现有资源和知识储备解决问题。
其次,由张天茹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人的呼吸》这一课的整体设计思路。老师以课标为依据展示课堂单元设计,在本节课中以角色体验“小小🧑医生”为落脚点。设计了角色体验情景剧。在上课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沉浸式体验,老师引入了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双模型设计,并将器官和功能相结合。以AR技术和取材于大自然的材料展开人体的探秘,联合会诊过程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课堂的趣味性。整节课的展示还突出了家校社共同合作的教学理念。
然后,由任凯老师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校本课程“知耕园”,知耕园的设计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突出实践与跨学科融合的理念,紧扣国家科技教育政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问,问中创。同时突出了科学、语文、劳动、音乐等形成合力的融合式学习。实现了课堂与实践深度融合,科技研究驱动模型创新,探究活动激发创新意识,校园文化赋能科技教育,线上平台拓展教育边界和家校协同共育科技人才的六维联动。让学生在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整个劳动过程中体会科技的便利与劳动的趣味。
最后,乔伟老师带领教师们共同学习了最新的教育文件,以确保教师在新的学期中能更高效的完成教学工作。结合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对大家新学期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主要包括:科学课堂要强化实验教学,评价量表要突出素养点等。
通过此次培训,从课程到课堂再到实验每个老师的分享都让人受益匪浅,为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以课标为依托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以及如何利用好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通讯员 刘佳宇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