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召开2024年山西省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2024年山西省金融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武宏波介绍,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金融保持平稳运行,支持实体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持续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存款均保持平稳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支持经济恢复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加5703.4亿元,同比多增155.9亿元,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平稳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万亿元,同比增长5.6%,低于全国水平0.8个百分点。全省存款规模在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继续增加3262.9亿元。分部门看,2024年末全省住户存款余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8.8%,全年新增3277.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减少3.8%,全年减少563.9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水平1.5个百分点。全年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65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和企业部门贷款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末全省住户部门贷款余额1.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年新增1166.4亿元;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全年增加2465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351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8个百分点,有力支持了制造业振兴升级。二是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4518.1亿元,同比增长28.4%,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三是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6511.7亿元,同比增长29.5%,全年增加1489.1亿元,同比多增153.2亿元。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货币政策处副处长孙晶指出,2024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迅速行动,先后组织召开全省货币信贷重点工作部署会、金融增量政策落实情况专题研判会,详细解读金融增量政策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指导各金融机构抓紧落实,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支持全省经济回升向好。在金融增量政策落实方面,主要从落实好降准降息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认真执行房地产金融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三个方面发力。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方面,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撬动作用,降低重点领域融资成本;引导降低房贷利率,减轻购房人负担。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张旭梅表示,2024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以及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和养老金融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下一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围绕统筹推进‘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丰富金融产品,全力支持山西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张旭梅说道。
“2024年,全省经常项目加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68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自5月起结算量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连续两个季度增速在全国排名前五,第四季度结算量同比增幅达96.1%,截至12月末,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20.1%。”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方面,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张靖指出,去年该行持续开展跨境人民币“广进千企”活动,推动外贸企业增强人民币跨境结算意愿;落实便利化政策,持续优化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成立工作专班,推动山西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贸易和融资更多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下一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指导金融机构把人民币跨境结算纳入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综合授信一揽子服务,积极为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减费让利,持续优化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
针对征信助企促融工作,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段志飞介绍,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用好一平台一系统,加速征信赋能助企促融,在全省拓展应用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力推动省内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为持续提升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征信力量。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参加平台的金融机构目前主要是具有结算账户服务资质的银行类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联社等。中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可授权金融机构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查询该企业某一资金账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中小微企业也可通过此平台查询本企业的资金流信用信息。资金流信息平台提供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和资金流信用信息明细汇总两类产品服务。
资金流信息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建立专属数据账户,并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向金融机构共享。企业登录资金流信息平台,通过身份验证后进入其数据账户,委托信息提供机构(开户银行)提供本企业的某一或多个资金账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产品,并可授权信息使用机构(贷款银行)查询。
段志飞指出,截至2024年末,全省11个市均实现业务落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共查询企业资金流信息216笔,发放贷款48笔,融资金额1.5亿元。他表示:“下一步我行将指导省内法人银行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并推动其在授信环节、信用评估建模、信贷管理中深度应用资金流信息平台。同时大力开展资金流信用信息应用的知识宣传,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应用资金流信用信息为自身增信的社会信用意识,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国际收支处副处长武涛介绍,在全省外汇管理支持涉外经济发展上,外汇收支形势总体稳健,外汇领域改革质效持续提升,企业汇率避险工作取得新成效,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稳步推进。2025年,外汇局山西省分局将主要从加强宣传辅导、持续推进清单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三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工作。
发布会上还介绍,2024年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通过央行低成本资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期,截至2024年末,银行对清单内项目累计授信金额150.3亿元,根据项目进度企业已经用款34.2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融资需求。
2024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加5703.4亿元,同比多增155.9亿元,增速达9.1%,高于全国水平。从结构上看,有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保持增长、表外融资较快增长、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股票融资同比多增、政府债券发行较多五大特点。
(网易山西 张丽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