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太原市迎泽区大南关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及省、市、区教育局关于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号召。在2025年寒假之际,大南关小学广泛开展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将这一工作作为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平台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多维培训赋能教师,打造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2025年初,大南关小学在迎泽区教育局的指导下,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新一轮智慧教育平台专项培训。考虑到假期将近,为结合实际,培训以“校内集中培训+假期自主学习”的形式开展。1月15日,由王骁主任初步传达了区培训活动的内容与精神,并对智慧教育平台学习进行细致部署。在假期中,学校教师认真观看培训录像,撰写培训笔记,并结合学科实际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心得。教务处在开学后对每位教师的业务笔记都进行了检查,深切地体会到老师们对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的无限憧憬。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平台资源整合、互动教学功能实操及跨区域教研协作模式,重点强化教师利用平台资源优化备课、课堂互动及课后服务的能力。例如,数学教研组对以往讲授的《圆的面积》一课为例,思考了如何通过平台中的动态课件和分层作业设计,实现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试点引领,深化平台全域应用
作为迎泽区首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校”,大南关小学积极探索“平台+课堂”融合模式,致力于促进平台在每个教学环境与场域中的有机运用。除在教研备课中应用,平台的出现也为该校教师开拓数字化渠道、利用数字化资源提供了有效的启发。2025年,学校创意性地借助云端直播平台开展“线上元宵猜灯谜”活动,充分利用云端互动性。活动中,学生在线积极答题,家长在线点评互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是对新式教育理念的一次有效的尝试。
下一步,学校将依托国家平台资源与本地兄弟学校以及全国各地学校互通经验,探索建立校本特色资源库,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践探索,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