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落实“双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月17日下午,太原市迎泽区大南关小学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各学科代表教师总结上学期教学检测工作,全体教师参会。
会议伊始,任红卫副校长强调,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她指出:“要熬好学生这锅汤,最重要的是保证教师的高质量发展,让学生学习回归‘家常’,持续保持学习动力。”这一观点为学校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紧接着,各学科负责人分别就本学科期末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分析。
语文学科长李美云老师以“深析赋能再出发 善思笃行方致远”为主题,从数据分析、命题导向、课堂教学三个维度展开阐述。通过对比各年级数据,李老师指出缩小分差的关键在于“培优”与“转化”并重。她特别强调,新学期的语文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并通过精准的课堂设计和作业布置,确保教学实效。
数学学科长秦晓蔷老师通过数据分析指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学生推理能力的欠缺。她建议新学期要着重将学生的思考过程可视化,强化学习习惯培养,注重反思与表达能力的训练。
英语组长孟瑞芬老师以“聚焦命题,规划新程”为题,从情境创设、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分析了试卷特点。她提出要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注重文化意识培养,发展学生逻辑与创新思维,加强个性化指导。
科学组温慧老师以“精准着力 实现突破”为主题,做科学质量分析。此次科学学科整体成绩良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其中,高年级学生展现出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她建议新学期要优化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个性化辅导,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郭丽卿老师以“艺韵悠扬 德法同行”为题,做音乐、美术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分析。她立足总整体数据,全校综合类课程整体表现优异,所有学生都达到了基本要求,但优秀率在不同年级和学科间仍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中高年级的优秀率普遍较低,这是因为中高年级学科知识复杂,部分学生缺乏深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郭老师以学情为根基,建议通过增加实践活动、案例分析、模拟练习等方式提升学习兴趣,同时加强教学评估和作品反馈,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最后,王骁副主任在全校整体分析中指出,今年学校保持着良好的合格率,在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他强调,新学期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进思维可视化教学。同时,情境化、生活化、热点化的命题趋势将继续保持,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此次教学质量分析会全面总结了学校上学期的教学成果,同时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杨婧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