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启新程,赋能促成长。2月19日上午,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召开了2025春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后的教研活动,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共同参加。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踊跃发言,积极分享了大家在教材培训中的感悟。
活动中,周文老师从道法教学可视化方面谈到:比如让学生建立成长树、行为打卡、成长档案等等,让学生能看得见自己的变化,在自我评价中由 “他律”逐渐变成“自律”,正确的道德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接着,曹冉老师从AI与道德与法治课的关系说了几点看法。曹冉老师认为:AI的好处不言而喻,但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抓眼球”,还要“触灵魂”,让孩子们在情感上对我们的国家、家乡有认同感。这种情感上的认同是“润物细无声”的,是螺旋上升并且深入“骨子里”的,这是目前的AI所不能代替。
曹萍老师提出了要以课堂为载体,多元评价要整合的想法。她认为:道法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还要培养学生辩证的批判思维。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认识,更要看中遇到实际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婕老师认为,他们道法课应该依托项目化学习,创设沉浸式教学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法律场景等,让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以更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后,宋捷主任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可以看出老师们在此次教材培训以后,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但在课堂教学中,他们还要认真钻研课标,整体把握教材,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教育是灌溉灵魂的甘泉,培训是传递智慧的火焰,作为道法老师,他们深感自豪,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守住初心,紧随时代浪潮,让他们的课堂更精彩。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