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田村小学语文组开展了普听课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语文教师的积极参与。
一年级语文课堂上,冯晓玲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饱满的热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小青蛙》课程。课堂伊始,冯老师通过播放一段充满童趣的青蛙叫声音频,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成功营造出活泼的学习氛围。紧接着,她展示了多张色彩鲜艳的青蛙图片,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青蛙的外形特点,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对青蛙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课文讲解环节,冯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每一句诗句与对应的图片精准匹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文中的生字,冯老师则采用了编儿歌、做动作等趣味教学法。比如,在教“青”字时,她编了一首简单易记的儿歌:“青草青青草儿香,牛羊见了心欢畅。”教“眼”字时,她一边念着“眼睛眼睛亮晶晶,看书写字要分清”,一边做出睁大眼睛看东西的动作,让学生们在欢笑中轻松掌握了生字的写法和含义。
为了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冯老师还精心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她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小青蛙、小害虫和庄稼,通过模拟小青蛙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场景,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小青蛙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这堂《小青蛙》语文课,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语文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冯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为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
课后,执教老师与听课老师再次开展了集体研讨活动,教师们畅所欲言,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分享同伴教育智慧的同时也点燃了自己教育思想,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策略,有力的实现了双赢的成长效果,为以后的每一节常态课打下 坚实的基础。
此次语文教研活动内容扎实,参与观课的老师有所得、有反思。这样切实有效的语文教研,对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定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让老师们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