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能度过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老师们围绕“探寻节日奥秘,传承华夏文明”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兼具趣味性和体验性的假期研学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传统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并通过手工制作、实际体验等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开学之初,教师们收集了学生的寒假特色作业,在收的过程中,不禁为学生们的奇思妙想,精彩呈现而感叹。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蕴含着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和家人一起贴上大红的春联和福字,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全家人一起包着饺子,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生活点滴,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息,也明白了春节对于传承家族文化、凝聚亲情的重要意义。
写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写春联,同学们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体会传统节日的意义。书写春联的过程,也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实践,能让同学们感受汉字的美感和书法的魅力,提高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同学们亲手写下饱含祝福的春联,意义非凡。不仅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还能增强对家庭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有的同学通过制作手抄报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传说等,明白了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每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历史等知识,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接触到诗词、绘画、民间故事等多元文化,拓宽知识面。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激发了学生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有的年级则呈现的是跨学科展示,利用假期走出去,去观察,去体验。接触到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拓宽知识面,构建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通过此次寒假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节日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也让老师认识到传统节日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它们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和道德观念的宝贵资源。未来该校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他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董雪梅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