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的减负提质要求,更好地发挥期末检测的诊断功能,精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进一步调整优化教学策略,明确今后教育教学努力的方向,太原市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于2月25日召开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质量分析会。该校特邀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成艳斌老师到校指导,赵改玲校长、徐平副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参会。
会上,由该校四年级程霞老师、五年级路子燕老师、六年级张培华老师依次进行期末质量分析。
程霞老师以《深析而思 向质而行》为题,从试卷命题方向、试卷学生做题情况分析、问题分析及对应措施三个方面对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试卷的命题方向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考查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命题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试卷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导向和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明确了今后教学要努力的方向,结合试卷反映出的问题,制定可行性改进措施。
路子燕老师以《以终为始 行必所至》为题,首先,从课标角度分析命题方向,整体挖掘五年级试卷题目所体现的数学能力及核心素养;其次,分析了试题的亮点,例如,考点精准,直指学生易错之处,重视过程考查,关注数学本质等;再次,以典型题目为例,深度分析题目命题思维,分析学生错误类型及归因;最后,针对具体错因提出课堂改进措施,如“以教材为本,关注数学本质”、“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尝试创新,改变教学”等。
张培华老师以《析数据洞察学情 探问题提升质量》为题,从试卷命题方向、典型案例分析、改进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试卷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紧密贴合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具有跨学科整合、情境性强、富有挑战性等特点,凸显了核心素养导向。并以典型案例反馈为新起点,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准确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深挖数学学科本质,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由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的成艳斌老师以《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变化与测评实践》为主题,指导该校数学教师明晰试卷命题方向及命题思维。
成老师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纲,结合国测反馈结果及其它发达地区的试卷命题维度,向老师们说明命题背景。成老师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学业质量描述一一匹配,带领老师们理解“教学评一致性”,提出数学课堂要重视理解、表达及应用,注重思维过程的培育。
成老师从命题理论框架、命题构想角度,结合具体题目,介绍了他对试卷命题的思考,突出数学试题以情境为载体,突出知识整体结构考查,增强学生过程性思考的表达。
最后,成老师根据命题方向给予教师们改进教学的具体建议。一是要分析题目背后考的逻辑,想这类题要讲到什么程度;二是要注重结构化教学,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是要允许学生多样化表征思维,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四是要更新教学视角,多关注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思路。
会议最后,徐平副校长代表全体教师对成老师高屋建瓴的宝贵分享予以感谢,同时向教师们提出工作方向:思考命题质量、教学质量与评价的关系,研究课程标准和数学本质,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此次成绩分析会不仅总结了过去一个学期的经验,更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他们相信全体数学教师会在本次期末成绩分析会的基础上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素养,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