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阳光轻柔地洒在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的校门口,周围弥漫着入校的蓬勃朝气。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与孩子们道别,孩子们则带着笑容,蹦蹦跳跳地迈向校园。
就在这时,一阵慌乱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在来学校的路上,因吃硬糖跑动,硬糖不慎卡到了嗓子眼里。孩子瞬间满脸涨红,双眼圆睁,双手本能地掐住脖子,呼吸变得急促而艰难,孩子凭借着本能艰难的来到校门口想要寻求帮助,情况万分危急。
周围的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呆立原地,路过的家长们也慌了神,一时不知所措。
恰巧,孙小波主任正在校门口进行日常巡查。听到嘈杂声,他敏锐地察觉到异样,迅速赶了过来。只见孙主任神情严肃却不失镇定,他快速拨开人群,来到孩子身边。凭借丰富的经验,孙主任立刻判断出孩子是异物梗阻,必须争分夺秒实施急救。
孙主任迅速蹲下身子,将孩子稳稳抱在怀中,一只手支撑住孩子的胸部,让孩子身体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另一只手高高扬起,用手掌根部在孩子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地拍打了几下。然而,硬糖并未排出。孙主任没有丝毫迟疑,立即转换急救方式,他将孩子平放在自己大腿上,一只手固定孩子的头部和颈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在孩子两乳头连线中点稍下方,快速而有节奏地进行按压。
一下、两下……每一次动作都倾注着孙主任对孩子生命的全力守护。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一秒一秒地流逝,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孙主任和孩子。终于,在持续而有效的急救下,卡在孩子嗓子眼里的硬糖“噗”地一下被吐了出来。孩子先是猛地咳嗽了几声,随后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原本涨红的小脸逐渐恢复了血色,眼神中的恐惧也渐渐消散。看到孩子转危为安,周围的家长和同学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孙主任关键时刻的英勇施救并非偶然。一直以来,他都深知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不仅与学校的各个校领导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和演习,自己更是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急救知识,不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此次惊心动魄的校门口急救事件,不仅彰显了孙主任临危不惧、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怀,也体现了滨河小学对学生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学校始终将保障学生的安全视为首要任务,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完善的应急机制,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相信在这样温暖有爱的校园环境中,孩子们定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赵亦珂 助编 张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