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质量安全专项行动背景下,朔州市大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于近日开启了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的集中配置。
病史简述:患者因神经系统疾病意识不清且频繁呕吐无法适应肠内营养,导致机体存在高度营养风险。
诊疗过程:通过营养专科临床药师药学会诊,医药联合对其营养评估后,制定了个体化的全胃肠外营养补充治疗方案。静配药师细致审方,计算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各类营养制剂的给药剂量与配比浓度等,护师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调配顺序进行“三升袋”的混合配置。
护理体验:使用标准化三升袋后,输液瓶次明显减少,患者手臂外表肿胀消失,护士换液体调滴速等工作量明显减轻。
医生随访:患者应用足量全肠外营养十天后,营养状态有所改善,体重未继续下降,实验室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分别上升了15.8%和19.6%。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未发生感染情况。
家属随访:自打用上这个大袋子白糊糊奶一样的营养液后,脸色红润了,大胳膊好像也有肉了,挺好。
1.全肠外营养液(TPN)的定义与治疗作用
全肠外营养液(TPN),俗称”三升袋”,是将机体所需的营养液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液,它能供给患者足够的能量,提供人体或修复组织所必须的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可维持良好的营养情况,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渡过危险病程。
2.TPN对调配的环境要求甚高
全肠外营养液同时也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基,如在一般环境中配置极易遭到污染,输入人体后将引起感染,后果严重。所以混合配置应严格遵循无菌条件下操作,同时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袋皮薄质软,在大气挤压下随着液体的排空逐渐闭合,无需空气进入袋内,降低气栓发生,减少营养液的污染机会。
同时三升袋的配置必须注意准确的调配顺序,避免多药混合后的理化改变发生的成分不稳定,例如钙磷沉淀,脂肪乳破乳,维生素降解等,确保成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由临床药师参与病人会诊、营养评估和静配药师对TPN的成分及比例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对TPN处方进行审方、调剂、复核、冲配复核和包装复核等多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坚持配置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成品的溶液稳定性,保证TPN的药物质量,使药物治疗水平得到提高。
全肠外营养液(TPN)的集中配置也标志着朔州市大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充分体现医、药、护为一体的诊疗模式,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网易山西 黄晶 王家琪 通讯员 查季祥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