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万物竞发。教研的活力,如枝头的新绿,浸润希望,孕育生机。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夯实教育教学质量根基,3月12日,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三立南校区迎来迎泽区教研室专家团队入校督导。迎泽区教研室程慧萍主任,语文教研员王晓霞老师、数学教研员武玉芳老师、英语教研员薛新丰老师、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吴建平老师、历史教研员闫晓馨老师、地理教研员常美荣老师、生物教研员田敏老师、化学教育员陈秀果老师、物理教研员陈红梅老师、音乐教研员连华老师、美术教研苗静主任、教研员胡钟方老师和负责质量监测的武燕珍老师走进校园,深入课堂,为学校教育教学精准施策,注入春日活力。
语文学科授课教师:段金鑫
授课课题:《灯笼》
段金鑫老师的课堂以吴伯箫《灯笼》为核心,围绕“借物抒情”的文体特质,构建“寻灯—品灯—写灯”的深度学习路径。教学目标聚焦“民俗赏析”与“文化体悟”双线融合:一方面引导学生梳理“灯笼”从“温情记忆”到“家国象征”的情感升华脉络,理解个人叙事与时代精神的关联;另一方面紧扣单元目标,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
语文教研员王晓霞老师点评本课紧扣“灯笼”物件的递进:从“温暖灯火”(个人记忆)到“星火燎原”(民族象征),梳理情感升华脉络;教学过程扎实,从“初读寻物—精读品情—悟读明志”层层递进,尤其对“灯笼与抗战精神”的关联解读逻辑清晰。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1.学生参与度提升:导入环节播放“非遗文化—花灯”视频后,提问:“吴伯箫笔下的‘灯笼’与视频中的民俗灯笼有何异同?”引导学生联系原文“乡俗还愿,唱戏挂灯”段落对比分析。2.任务驱动与支架搭建,在“撰写解说词”前,提供“吴伯箫语言风格提示卡”,给出具体要求和支架。
数学学科授课教师:王钊
授课课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王钊老师的课堂主要采用类比等式的方法进行不等式的探究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在探索不等式的性质时为了避免简单的“模型化”,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观察、类比、猜想、验证、总结概括的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初步论证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研员武玉芳老师指出本节课教师思路清晰,讲解知识点透彻,引导学生思考到位,逐步带领学生得到性质并运用;并针对选择例题及练习题提出建议:时间分配可以前紧后松,重点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部分练习可以放在后面,先掌握性质,再拓展提高;“四基四能”的体现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感悟不到,学生的数学语言应在课堂上给予时间表达和练习。
英语学科授课教师:王怡然
授课课题:《Unit4 Reading 3a-3c》
王怡然老师从大单元概念出发,紧贴新课标中“人与社会”的主题范畴进行教学设计。创设真实情境,由学生自己青春期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出课本的求助信和建议信。课堂设计结构清晰,练习充分,在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层面上,以青少年问题直播间为背景,让学生尽情输出自己青春期遇到的困惑,并从同伴角度给与合适的建议,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要学会提出适当的建议。
英语教研员薛新丰老师指出,通过本堂课,提出了深挖文章角色身份的转化以及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思维能力,分析文本结构并输出个性化思维导图。在评课中,薛老师强调了大单元架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情绪情感的培养要始终贯穿到日常教学中。
道德与法治学科授课教师:庞璟
授课课题:《依法行使权力》
庞老师从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导入,让学生向太原市消协投稿自己所踩的消费“坑”,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以小陈自身买到货不对板手机的经历引入情境,一例到底。议题一设计两个任务,对商家与小陈的言行进行点评,结合法条内容链接,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反思自身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行为,及时进行调整。议题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对四种维权方式的认识,为小陈提供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对比分析,从中选择恰当高效的方法维权。
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吴建平老师指出整节课环节设计合理、过程流畅,内容清晰、思路明确,重难点清楚。议学活动一应该以宪法规定为重点,让学生总结并进行强调,以宪法为根本依据,做到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宪法权威。在议题二两个活动的设计上可以整合内容、调整顺序,让学生先学知识,再结合其情境运用,优化活动内容。应该注重板书逻辑一致性,调整相关内容。同时,可以引入“和为贵”话题,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本课增加新的亮点。
历史学科授课教师:宋烨萌
授课课题:《对外开放》
宋烨萌老师紧扣大单元教学策略和项目化学习设计驱动任务,以康佳集团的发展为线,抓取重要的时间节点切入对外开放,利用教材结合时间轴、地图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简述对外开放形成的过程。
历史教研员闫晓馨老师评价本课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化案例,以康佳企业的发展为线索,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采用任务驱动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落实学习目标。通过对单元结构梳理并结合课标合理科学地制定了学习目标。并指出教师要加强对试题的研究和对学生的关注。
地理学科授课教师:付玉娟
授课课题:《被诅咒的大陆—澳大利亚》
付玉娟老师采取项目化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资料,获取基本地理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各种地理图表,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最后通过展示袋鼠、树袋熊、鸭嘴兽等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图片,介绍这些动物的特点,分析澳大利亚动物与气候的关系。
地理教研员常美荣老师指出本课的亮点:设置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分析地理要素的关联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目标反馈体现目标意识;提出反证构建辩证思维。
针对本节课,常老师有以下具体的建议:指出“孤独”的大陆,做综合分析;项目式可做更深入的导入;地图版图标的绘制。
生物学科授课教师:张珺
授课课题:《用药与急救》
张老师本节课围绕《用药与急救中》中“用药”这一内容开展,师生准备充分,在课堂上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张老师在课堂中穿插了多个活动,如“优化药品说明书”、“设计旅行中的小药箱”,可以真正地把“处方”、“药品说明书”、“药箱”带进课堂,真正做到将知识融入生活,用知识指导生活实践。“优化药品说明书”、“传播中医药文化”等环节渗透了思政元素。
生物教研员田敏老师和化学教研员陈秀果老师走进生物课堂,为张老师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田老师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满一桶水”,教师应充分挖掘知识背后的素养,深耕课标,尝试以“知识冲突”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将课堂打造成“三个主义”,长期主义、实用主义、简单主义,从而让素养真正的落地。
物理学科授课教师:有毅
授课课题:《压强》
有毅老师给出了一个大情境视频——汽车意外落水的自救,请学生思考落水后为什么车门打不开,肘击车门为什么打不开,用头枕尖锐处打击车门为什么打不开,为什么用破窗器就能打开,从而提出问题:用破窗器破开玻璃时,所用的力是多大,属于什么力。
物理教研员陈红梅老师从课堂的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改进意见。在压力概念的确定方面,陈老师提出需要理清思路,给出清晰的压力的概念,要从力的内涵引申到力的外延分类中本质属于弹力,为什么压力有时候等于重力,什么时候等于重力,找清研究对象,要有来源和逻辑建构。对于实验的教学要有体系化,提出可探究的科学性问题,让学生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己分析改变什么,控制什么来设计实验。用一个个闭环最后形成小结闭环。分析要素,提高认知,得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经验。
美术学科授课教师:孟鹤婷
授课课题:《彩陶—纹样之美》
孟鹤婷老师呈现了一堂复习及拓展延伸课——《彩陶—纹样之美》。孟老师在认真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紧扣单元“纹样”这一主题,回顾前面所学知识的同时,进行“纹样”的深挖,通过“描述(画的是什么)、分析(为什么画这些)、解释(怎么画)、评价(有什么价值)”四步法引导学生展开对彩陶纹样的深入探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找不同的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作品赏析,体会远古人的智慧和对生命的理解及艺术表现力,也感受到中国传统纹样对世界设计的深远影响,体会多元艺术化的同时更要守护和发扬国家的文化瑰宝。
教研室苗静主任指出,《彩陶—纹样之美》这一课板块设计合理清晰,整堂课始终贯穿“纹样”这个主题,在讲到具象到抽象环节特意设置了小组合作,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这个知识,如果能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个“追问”就又是一次知识巩固的过程。美术教研员胡钟方老师也对这堂课做了中肯的评价,她说孟老师这节课的课堂准备充分,具有结构化,运用了“四步法”,教学中有科学思维的渗透,如追问与深挖远古时期传统纹样的来源,让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如果能将欣赏方法系统化就更好了,如知识的梳理和提炼,在欣赏,评述领域展开系统化的学习。
音乐学科授课教师:郭佳佳
授课课题:《“七彩管弦”综合复习课》
郭佳佳老师基于《“七彩管弦”综合复习课》大单元教学,深入浅出的将西洋管弦器乐单元内容加以阐述,重点对西洋管弦乐器音色听辨,乐队演奏形式以及音乐体裁进行区分,聆听不同器乐体裁的经典作品,并加入八年级音乐国考内容中音乐描述题的讲解,讲练结合,积极有效。整节课程内容十分丰富,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内化于心。
音乐教研员连华老师就《“七彩管弦”综合复习课》课程内容进行评价,点出综合复习课的内容分配问题。要在课程中,时刻在重要作品中穿插本课讲授内容,使内容更加完善。讲课中规范示范演唱、演奏,并完善落实到位每一环节,以达到最终的课程目标。
集中反馈会上,各位教研员结合课堂观察与教师评课,从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课堂实效性、学生参与度等维度逐一剖析问题,并提出三项改进建议:一是强化“以学定教”理念,将学生课堂参与度纳入教学设计核心维度;二是推进大单元教学资源整合,建立知识点衔接图谱;三是加强试题命题与课标对标研究,完善分层训练体系。教研室负责质量监测的武燕珍老师结合大数据报告,指出当前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各项数据指标。
教学督导恰似一场知时春雨,既涤去教学惯性积尘,又润泽育人初心热土。
最后,三立南校区执行校长李晓霞表达了对各位教研专家莅临第三十六中学进行指导的欢迎和感谢,并在总结中表示:“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将继续加强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有学必有测、提升教研活动效率和思维引领教学。”
教育若木,向阳而生。太原三十六中教育集团三立南校区全体教师将以此次督导为春风号角,在提质增效的征途上奋力书写“春山可望”的教育新篇!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何柳 刘文慧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