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太原市迎泽区文新小学操场上涌动着温暖的红色浪潮。在校党支部的周密策划下,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正式拉开了"小手拉大手 共学国通语"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的序幕。30余名高年级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行动"。
五年级(2)班的李佳霖同学,正以一种非常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向二年级的小队员们详细地讲述着戏曲文化如何走进校园,并且分享了背后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崇文尚新"学校文化版面前,五年级学生逐字核对:“文新”的“新”在校徽里使用篆体属于不属于规范用字?通过大队辅导员王泷老师的解答找到了答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夕阳西下,校园里回荡着孩子们清亮的诵读声。这场持续半天的志愿服务,不仅让文化墙上的文字"活"了起来,更在少年心中种下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张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