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小学开展了一场以“尊重为基,激活潜能,笃行致远,创新领航”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新课标落地实施,打造“尊重·激活”理念“蓄能”课堂的新模式。此次活动由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赵彦龙主持并宣讲,全体相关学科教师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赵彦龙深入解读了“尊重”与“激活”的内涵。他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小学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价值观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意义重大;信息科技课则在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尊重和激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这两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上的不同。比如在讨论“诚实守信”时,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耐心倾听并引导其深化理解,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在信息科技课上,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设计分层任务,助力每位学生提升能力。
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道德与法治课引入生活案例、组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信息科技课结合游戏、动画等元素教学,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增强学习动力。
此外,营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也至关重要。两门课程中,教师都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探索协作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课堂界限,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聂玉姝老师分享道,尊重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教育教学细节,尊重学生价值取向。陈瑛老师指出,激活就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提升。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深化了教师对“尊重”与“激活”理念的理解,明确了思政课教学方向。未来,大营盘小学的教师们将把这些理念融入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推动学校思政教育迈向新高度。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通讯员 赵彦龙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