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北大地的杏林深处,有这样一位医者:徐福。他的故事,内藏乾坤——
徐福,朔州市大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原国药同煤总医院医务副院长、普通外科主任,普通外科教研组组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肝胆胰专科联盟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肝胆器械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西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大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大同市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大同市医学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兼职教授。曾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973”项目)资助项目并发表论文,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后天就出院了吧?”
“是啊,徐院长,昨天您给做的手术,今天就能下床走动了,真是谢谢您,帮我脱离病痛的折磨。”
病房内的一问一答,生动诠释着医者的温度,徐福副院长不时地同患者交流。
“别人都下班了,他还要再来看看第二天需要手术的患者。”同事这样评价他。
病房里的那些事儿,桩桩件件都被徐福副院长放在心上。
“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住院短、服务好”,这也是绝大多数患者随访时对普外科的由衷评价。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选择到朔州市大医院就诊。
普通外科,因其诊治疾病范围广、门类杂而得名,涵盖肝、胆、胰、脾、胃肠道、甲状腺、乳腺、疝气等诸多领域,就连体表肿块、体表感染、烫伤这类基础外科疾病,也都在其治疗范畴。
1991年,国内开展了第一台腹腔镜手术。彼时,腹腔镜技术在行内还算是新兴事物,饱受业内人士的迟疑与否定。但徐福却早早看准了微创外科的发展潜力。
2005年,徐福外科学硕士毕业,正逢医院筹备引入腹腔镜技术,凭借扎实专业知识与丰富临床经验,他成为了院内开展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第一人”。
“以前做手术要开刀划开肚子,后来就是用腹腔镜,在肚子上打几个洞就解决问题了,创伤很小。并且,腹腔镜看东西会放大很多倍,七零八节都看的很清楚,比肉眼还清晰。如今,朔州市大医院还引进了手术机器人,通过远程操控,机械臂有稳定器,能有效防止因术中手抖划伤神经和血管等意外,手术更加精准、高效、安全。”徐福介绍道。
从传统开放手术到腹腔镜,再到如今的机器人辅助,过去靠双手感知,现在靠图像判定。
目前,手术机器人性能已经非常完善,逐渐成为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使医生在实施高难度手术时更加得心应手。
“大手术做好,小手术做精。”徐福说,医学是一条不断精进的路。
“要说成功的病例,那可太多了。”徐福如是道。
曾有一位车祸患者,方向盘撞断胰腺,出血凶猛,术后瞳孔两次散大,病情十分危急。接到急诊电话,徐福半夜紧急到位,面对棘手病情,他毫无惧色,迅速投身抢救,患者从死亡边缘被成功拉回。
这样的紧急抢救对徐福而言并非个例。他记得清楚,2023年的一个夜晚,救护车将一位遭遇严重车祸的患者送抵医院。患者肝破裂,休克、意识不清,短短时间内失血多达4000ml,情况岌岌可危,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数小时奋战后,他凭借高超的专业技能与顽强毅力,再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4年的职业生涯,徐福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肝胆系统、胃肠系统、乳腺甲状腺疾病以及肿瘤诊疗常规,并能完成相关疾病复杂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和甲状腺癌根治术,同时擅长部分整形外科手术。
2006年开展外科微创腹腔镜技术以来,做过的腹腔镜手术保守估计在一万台以上,并开展了腹腔镜下脾切除、肝叶切除、肝癌肿瘤切除和胰体尾切除(保脾和联合脾脏切除)等复杂四级手术。
西方外科医生有这样一句话:外科医生应具备“狮心,鹰眼,妇人手”。
正如徐福所认为的,外科医生必须要有魄力,决断力,和扎实基本功,徐福的手术做得非常精细、漂亮。
“为患者带来新的生命和新的生活质量,这就是医生的价值。”
34年来,不论寒来暑往,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无法实现的休息日,徐福没算过,他说那是他的责任,是他应该做的。
2010年同煤集团“集团公司优秀人才”、“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同煤总医院开展新技术项目“一等奖”,2013年同煤总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2014年“年度优秀医务工作者”,2016年首届山西省外科学中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获得者,2022年“朔州市大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2024年荣获“朔州好医师”和“朔州市大医院名医”光荣称号……翻看徐福的履历,他有着诸多荣誉和光环。
奋战在临床一线时,徐福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投身于管理工作,他严谨细致、条理分明。
身兼朔州市大医院的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医师的徐福,临床行政“双肩挑”。外科系统、医务科、护理部、科教科,在他的分管下运转有序,能够以高效的承接能力及时响应患者需求,推动各科室踏上共同成长的快车道。
牵头组织一系列学术会议,投身于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全力推动科研项目稳步开展,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并斩获殊荣,为医院赢得极高荣誉,为医学领域发展出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党委书记,院长“双带头人”的引领下,徐福副院长积极作为,笃行实干,强技术、优服务,全方位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专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微创操作要求比别的科要高,徐院长的手术几乎没有失误和并发症,这个很难,特别佩服。”
工作时严谨到极致,手术细节上分毫必究;生活则和蔼可亲,幽默风趣,这样鲜明却和谐的特质,让他成为一名患者信赖、同事敬仰的优秀医者。
在医疗领域,俗话有三新:新知识,新药物,新技术。徐福深知这一点,因此在科室管理中,他将“三基”工作抓得极为严格。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这方面抓紧了,那么你的临床分析能力就强了。”术业有专攻,徐福希望年轻医生能够找准一门认真钻研,做到严谨、求真、求确,不要随心“跨界”,这使得朔州市大医院普通外科更专、更精,拓展了普通外科发展的纵深空间,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谈及来到朔州市大医院工作的原因,徐福只说了八个字。
“总想为家乡做点事……”
行医本色,沁润在一字一句间。
花更少的钱,看更好的病,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小的创伤,解决患者的疾病。他带领的普通外科,正凝心聚力、擂响战鼓,让朔州市大医院成为辖区居民坚实的“医”靠!
徐福,这位百姓身边的好医生、好院长,正以毕生心血,诠释着医者赋予的使命,为医一隅,造福一方。
(网易山西 黄晶 王家琪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