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太原市迎泽区教育体育局携手《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委员会、太原市程惠萍名师工作室,面向全国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与好奇心一起成长——迎泽区科学教育视域下《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教学新思考”为主题的公益师训会。
活动特邀太原市校外监管科陈沁科长、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王威亚主任、《中国教师报》洪湖老师、《三阶梯阅读》编辑部编辑张娇老师、迎泽区教育体育局郭宏副局长、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杨秋忠校长出席。太原市迎泽区资深校长导师团、区级“追光”行动导师团、全区业务领导、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及程惠萍名师工作室成员等近200人共享盛会。活动由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承办。
2023年底太原市迎泽区申报成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一年多来,成果丰硕。站在2025新的起点,迎泽区对科学教育视域下整本书阅读研究又有了新思考。他们继续秉承项目学习理念,以整本书《十万个为什么》为载体展开研究,由三位老师分别带来《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推进课和展示课。三节课采用玩飞行棋的方式,将难以坚持的科普读书变得有意思,将有趣的读书与解决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让读书有意义,更将迎泽区科学教育“百个奇思妙问”行动与读书结合,让制作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变得有可能。
课堂上,学生们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活动:借助AI技术,实现与百年前作家米•伊林的心灵对话;借助影片《哪吒2》感受到了科学并不遥远,自己也可以借助文学家的语言表达,用科学家的思维为现场老师讲解生活中的水蒸气现象,体验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巨变;他们还踊跃挑战,尝试创编一本属于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整个课堂氛围热烈而活泼,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葆有好奇心,获得成长与快乐。三节课充分呈现了项目学习理念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展现了科学教育对强化核心素养培育的积极引领作用。
展示课圆满结束后,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主任程惠萍为与会者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程主任的讲座以整本书阅读为核心,从“多角度解读书目”“持久动力源”和“教研新突破”三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主任在分享了《十万个为什么》独有的价值点的基础上,还强调新鲜感只是起点,体验感才是支点。教学中要让最好的老师——兴趣,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情绪价值,促发内驱力,提升行动力,收获素养力。程主任还分享了本次教研实践的新突破:开辟了一条“校本研究出成果——区域教研转化提升——联盟实践初显成效——辐射全区优质均衡”的新型教研路径,凝练出了“科学架构、精准施策”的成长指南,对实现区域教研飞轮运转,促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程主任对教师们寄予厚望:独行快,众行远。所有教师也应永葆好奇心,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热爱,永远痴迷于高质量。她的发言不仅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更为科学教育视域下的教育教学行动描绘了蓝图。
讲座结束后,迎泽区教育体育局郭宏副局长做了发言。她表示,此次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的专题研讨活动,是迎泽区项目化学习深入研究的又一次成果展示,也是迎泽区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积极进行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亦是各校业务领导的专项培训和语文教师“追光行动”系列活动的持续跟进。与此同时,郭局长也分享了自己参与活动的真实感受,教师要关注未来的教学形式,要持续推进教研模式的创新,大家共研共进,实施优质均衡,实现人人受益,展现了迎泽区建立联盟体的意义所在。同时还要关注未来的教育,要有接纳和包容的心理。郭局的发言引得了现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王威亚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做了高屋建瓴的总结致辞。他肯定了迎泽区项目学习的持续深研成果,更赞扬了迎泽区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一年多以来所做的积极探索。他结合三节课的教学实践,对科学教育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王主任从选准阅读书目、建构科学思维、立足未来站位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他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共建教研新模式,开辟合作新格局,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模式,在线观看人数近万,直播热度近十万。此项活动同步被多家媒体报道转载。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