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与新课标理念的双重引领下,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近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围绕第三单元内容开展了一次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要求、践行“双减”政策,并探索数学实践活动的创新开展。
研读新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带领老师们深入研读新课标中与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的内容。详细解读了在新课标下,该单元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数学思维以及应用意识等方面的目标要求。老师们积极讨论,就如何将抽象的运算概念融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展开交流。例如,王丽君老师分享道:“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我打算引入购物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购买不同价格、数量商品的总价,来理解乘法运算的实际意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落实“双减”,优化教学与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老师们针对第三单元的教学和作业设计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减少课后作业负担。
在教学方法上,王琪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比如,在讲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方式,然后对比总结,这样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在作业设计方面,老师们提出要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作业注重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作业则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李敦老师展示了自己设计的分层作业案例,如基础作业是直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提高作业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如行程问题、面积计算等;拓展作业则是让学生调查家庭一个月的水电费支出,计算不同时间段的费用并分析原因。
此次教研活动为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教学明确了方向,教师们在交流与研讨中加深了对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理解,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将教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袁玮 助编 张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