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质量思过往,行有方向期未来。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的减负提质要求,更好地发挥期末检测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效果。在美丽的“π”日,太原市万柏林区众纺路小学各学科组开展了四至六年级的期末试卷分析二次培训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聚焦教学成效,深度挖掘问题根源,探寻改进提升路径。
语文教研组以“精准析题,靶向施策”为主题,召开了期末学业质量分析会。此次会议聚焦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质量检测情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复盘,旨在从过往的教学成果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教学工作锚定方向。
会议期间,王宏智副校长的发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教学探索的道路。王副校长围绕“情境性、结构化、实践性”三个核心关键词,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开启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教学研讨之旅。
谈及情境性,王副校长着重强调了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性。他指出,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广泛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为了让老师们有更直观的感受,王副校长结合山西元素,融入2025年的热点话题进行举例。这些生动鲜活的例子,瞬间点燃了老师们的热情,大家纷纷沉浸在对教学新情境的热烈讨论之中。
在结构化教学方面,王副校长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设计结构化教学模式。王副校长还特别指出“实践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他主张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式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学习。
四年级的高月娇老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高老师围绕四年级学业质量反馈,从试题呈现、答题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教学建议这四个关键维度,条分缕析,层层深入。她不仅精准剖析了学业质量现状,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高老师尤为注重梳理教材,让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同时将夯实基础融入日常点滴。她还特别提到自己独特的听写小妙招,用趣味与高效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她还结合本次试卷学生答题情况,给出了三条教学建议:
1.关注思维培养,领航智慧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机械的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层面,要鼓励大胆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也可以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重视课后习题和小练笔,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训练体系。
2.关注答题习惯,赋能完美作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答题习惯,包括时间规划、审题、书写、答后检查。
3.关注山西元素,聚焦热点话题 教师可立足三晋大地这本"立体教科书",以"文化浸润+实践育人"为路径,带领学生探秘山西。
英语教研活动中,刘志芳,张海珍,邢俊玲老师分别对四,五,六年级的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和反馈,基于大单元,引导教学,寻找育人点,为今后英语组教师教学带来很多新的思路和金点子。她们分别从试题特点,教学建议两方面展开论述:
分析试卷特点,研讨命题导向
1.构建生活情境,考察语言理解能力。
2.融合跨学科情境,考察语言表达能力。
3.聚焦家庭生活,弘扬传统文化,关注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意识。
4.任务分层,考察思维品质,探究主题意义,考察分析能力。
5.巧用策略测评学习能力,借助多模态语篇阅读,考察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建议
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引导教师基于情境,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融语言文化,思维品质的教学模式。
教师需在教学中注重设计问题链和语言的真实场景;重视阅读教学和听说练习;尝试用AI助力英语教学,推进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试题特点:
紧扣素养,考察能力;依托情境,学用结合;分层命题,合力提升;融入传统,培养自信;语篇多样,增强体验。
1.听力部分考察内容:
提取关键信息,有效整合并推断,注意语义逻辑;文本转化、信息分类;逻辑推理与识别、猜测能力;注意文化素养渗透。
2.笔试部分考察内容:
考察四会词汇的深层理解和运用,能够细节观察,图文匹配,对日常交际用语的对话理解。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与重构(增、换、合、删)
2.基于大单元,寻找育人点。
3.设计问题链和语用的真实场景。
4.注重culture corner的教学。
5.重视阅读教学和听说练习。
6.分层布置作业势在必行。
分析试卷特点,研讨命题导向
1.创设真实情境,考查语用能力,关联课程内容,主题难度适切,构建生活情境。
2.融入时代和文化元素,考查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3.体现策略运用,促进能力发展,预测概括主旨推理总结。
4.注重理解层次与思维梯度,考察思维品质。
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围绕主题进行词汇和语法教学。
2.提高阅读能力,增加课外阅读量,关联课内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3.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创设教学活动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明确写作要求和内容,指导学生运用和制作思维导图。
张帼芳老师聚焦四年级试卷,主要指向教学中真正了解“学情”的重要性,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问”,关注学情要从预测学生出现的问题向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转变,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习任务的基础,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任务活动,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经历接收、理解、分析、接纳的过程,就是学会向会学转变的过程!
随着AI时代的到来,学情愈加复杂,真正关注学情也应成为老师们应有的共识,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老师们必须修炼的基本功!
杜小瑜老师从试卷命题原则,典型试题分析,课堂教学指导,教学建议等方面对五年级期末测评试卷进行深入分析。
建议教师教学要强化算理算法教学,感悟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注重数量关系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借助几何直观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深入理解和思维的过程;关注数学表达教学,让学生“说得清,道得明”。
同时参考市实验小学的日常作业,呼吁大家进行集体作业设计,围绕核心概念、算理算法、公式推导过程等设计专题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林娇丽老师进行的二级培训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聚焦一道典型题目,对六年级命题展开深度剖析。展示学生在试卷上展现的答题思路,分析学生不理解结构化试题背景的现象,促使老师们反思如何能在新课标的理念引领下,做好新旧教材过渡期的教学。
林老师建议老师们以学习力充实自我,以行动力践行教育理念,以反思力优化教学方法,逐步实现向素养立意的转变。
最后杜老师强调面向未来的三大趋势,并传递几个重要观点:
1.“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关联新旧知识的理解和自我认知建构”。AI再先进,也只是学习(工作)的助手,不能代替使用者的独立思考!要科学、理智使用AI,不盲目跟风。
2.智能时代加剧了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教学时就更加强调教师的学情诊断及精准支持。好的教学,不只是唤醒,更重要的是说服!教学,本质上是一场互动。
3.把握好反馈在教学过程各环节中的参与和设计,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反馈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参考。
4.教学质量提升的三条策略:抓学科本质,认真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关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核心。
心有方向,行有力量。此次教学研讨会的召开,大家都满载而归。在未来的教研之路上,让大家砥砺前行,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众纺路小学教育的每一页!
(网易山西 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袁利娜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