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近期积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科学实验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热爱科学的热潮。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老师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项目。中段的孩子们在研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的实验中,安全点亮酒精灯后,看到了水与水蒸气的形态互变,被这神奇的现象深深吸引,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高段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鸡蛋壳,模拟了薄壳结构。薄壳结构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材料用量少却能承受较大荷载;稳定性好,因其结构的对称性和稳定性,能承受各种外力;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等灾害中能更好地保持结构完整。一般用在展览馆、体育馆、机场航站楼等建筑上。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薄壳结构的承受力,明白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都蕴含着科学知识。
微生物世界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世界更是奇妙的,孩子们被细菌、真菌、病毒在显微镜下的运动、繁殖、摄食等行为活动深深吸引。许多物体看似平常但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不同的,孩子们利用显微镜看到不一样的微生物的世界。
孩子们在实验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为了确保科学实验课的顺利开展,学校在硬件设施和师资配备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专门配备了设备齐全的科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在课堂上,老师们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科学实验课的开展,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实验课,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一位学生兴奋地说:“以前觉得科学知识很枯燥,通过做实验,我发现科学原来这么有趣,很多知识一下子就理解了,我越来越喜欢科学课了!”家长们也对学校的实验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益。
此次科学实验课的开展,是老师们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实验课程,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魏娜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