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太原市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举办“和好奇心一起长大—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太原迎泽)”活动。建设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观看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导读、推进、分享三节课以及相关讲座,收获颇丰。
康慧敏老师的导读课,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学生探索《十万个为什么》的道路。康老师以巧妙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对书中知识的浓厚兴趣,一次次引起学生的提问,同时结合现代AI智能技术让米·伊林跨越百年历史,和现代学生对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透过目录走进阅读中,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书本,开启阅读科普读物的探索之旅。
周皓华老师的推进课,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指导和持续动力。通过视频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提问,借助制定阅读计划、制作飞行棋等趣味活动,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且更具系统性。同时提供了三个智慧星,“学会提问”“严谨抢答”“探寻科技”,交流飞行棋的进度中,展示棋盘;玩转棋盘,问答寻新。链接生活,学会提问。品读经典,探寻科技。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
田娜老师的分享课充满活力与挑战,百秒竞答、飞行棋对决等环节,不仅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成果,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冠军与亚军的经验分享,以及创编任务的设置,更是将阅读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结合迎泽区“百个奇思妙问”和科学小实验,进行了《十万个为什么》飞行棋分享课,让阅读分享变得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
教研中心组主任程慧萍的讲座,从国家政策到新课标,从教材到学生,站在理论高度和实践层面,深入剖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价值以及教学与教研的要点。郭宏副局长针对此次活动对今后的教研新模式提出了建议,充分发挥联盟校的作用,真正让教研活动落地有声。同时也让该校教师对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他们将充分利用此次契机,在教研活动上进行创新。
此次活动为该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他们将把所学到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实际课堂中,不断探索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助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牛夏瑞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