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由太原师范学院统筹指导,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具体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山西省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劳动技术)"第一、二期培训于近日在晋中营地圆满收官。两期培训集结三晋大地百余名骨干教师,围绕"理念革新+专业成长+实践赋能"三维主线,通过专家引领、研学实训、数字协作的多元融合,精准提升参训教师劳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专业能力。
晋中师专附校校长许慧在开班致辞中强调,劳动教育是践行"五育并举"的筑基工程,她寄语学员要以归零心态潜心研学,以创新思维破解教学难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共同推动劳动教育在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区域实践中落地生根,培育新时代"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国培期间,专家们层层拆解劳动教育密码:课程设计"顶天立地",既承国家战略又活乡土资源;评价转型"过程追踪",让劳动实践催生品格生长;学科融合"铸魂赋能",使爱国情怀浸润知识沃土;数字转型"智造升级",以创新思维破解替代焦虑;五育协同"以劳为轴",构建立体贯通育人新生态。专家引领劳动教育完成从"技艺传授"到"生命涵养"的育人跃迁!
场景化教学
学员走进尧城机场研学基地,观摩地勤保障、飞机检修等职业场景,感悟劳动精神与职业价值。
校园观摩
在劳动教育示范校,学员们实地考察种植园、手工坊、烹饪教室等特色场域,学习如何将劳动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技能实训
学员深度参与“木工坊”“陶瓷工坊”等传统工艺体验,亲手感受“匠心传承”的魅力。姚思宇老师感慨:“从泥土到瓷器,从木材到器物,劳动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与审美的浸润。”
融合创新研劳育
交流研讨环节成为思维碰撞的"能量场",学员们围绕劳动教育痛点展开深度思辨:聚焦劳动评价体系,共研"成长档案袋"动态追踪、数字化积分等创新模式;针对协同育人机制,智慧众筹出"职业家长课堂"、社区公益实践等鲜活案例。以思维交锋为纽带,劳动教育在多元评价设计与跨界资源融合中,构建起立体化育人新生态。
结业仪式上,学员以教学设计展示、多维评价等形式交出硬核答卷。太原师院培训部岳晓云主任强调:“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引擎,需观念革新与技能培养双轮驱动。”她指出当前课程仍处探索期,勉励教师抢抓机遇,研发特色课程,赋能全省改革。优秀学员赵海斌分享道:"国培让我系统掌握课程设计方法论,更通过跨省交流汲取创新经验。未来将立足校本实际,深化劳育实践,让劳动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赋能引擎’!”
劳动托举梦想,技术赋能成长。晋中师专附校始终秉承“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理念,持续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未来,该校将继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助力教师成长,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让我们携手,在三晋大地上书写劳动教育的璀璨华章!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