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太原市小店区第三中学校针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的讲座,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赵合心副校长在讲座开始前介绍了学校近十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努力。学校每周的心理辅导活动已经显现了学生心理的一些主要问题,如沉默、抗拒,与家长的沟通障碍等。为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委托小店区心理健康协会提供个体心理辅导,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并每月组织家庭心理健康讲座。这些举措都彰显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
小店区心理健康协会的胡丽梅老师通过上周对该校的心理调查问卷分析,发现许多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紧张,交流严重缺乏,而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在讲座中胡老师详细解读了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学业困难方面:学业困难是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压力大等问题导致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甚至厌学情绪。对此,家长应积极引导,避免增加学生压力,为孩子匹配合适的教师资源,必要时学会调整期望。
人际关系方面:青春期的学生与同伴的关系尤为重要。胡老师强调要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明确自身需求,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困扰。
情绪与社会化发展: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以释放压力,树立人生理想与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家长需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注重孩子隐私的同时防止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游戏。
最后,胡老师强调家长应该认识到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懂比爱更重要”,她呼吁家长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本次讲座使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家长们一定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