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晋中市教研室专家一行莅临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初中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调研指导工作。此次调研旨在进一步落实新课标要求,推进项目化学习,构建“学本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积极应对新中考综合改革的变化,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调研过程中,专家们深入英语、道法、化学、生物四大学科的课堂,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对该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专家指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专家听课
现场讲课
在评课环节中,晋中市教研室专家与该校教师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专家们结合课堂观摩情况,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参与度、核心素养落实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点评,既肯定了亮点,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调研活动结束后,专家组与校领导班子召开了调研反馈座谈会。会上,专家组就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围绕学校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该校领导对专家们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午,市教研室专家刘文军老师聚焦于项目式学习的前沿理念与实践方法,以及全市期末命题改革的关键方向与创新策略,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讲座过程中,专家结合大量生动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项目学习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的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针对期末命题改革,专家从命题原则、题型创新、评价标准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解读,让在场的教师们对新的命题趋势有了清晰且全面的认识。
刘维:经过本次交流研讨,我充分意识到初中英语听说课应该更加注重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重点句型。同时,通过聆听刘文军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要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项目化学习,在课堂中不仅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做到这一点,一个方法是需要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项目,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里,一步一步为做好这个项目做准备,最终达成目标,另一个方法是一开始就可以先做出一个项目成果,之后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过程中不断的改进项目成果。在实施这两种方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定会有所成!
任泉波:在本次春季入校视导调研活动中,我有幸讲授了一节《呼吸作用》的公开课。市教研员冀老师的到来,让我既紧张又期待。冀老师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到知识讲解等多个方面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宝贵的建议。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比如教材节与节间逻辑关系的解读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冀老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将把这次学习的收获融入日常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课堂体验。
此次视导调研活动,不仅为该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该校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创新之路,续写教育教学新篇章。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