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学校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精品课堂,太原市小店区师范街小学于3月18日-21日,开展了骨干能手示范课活动。
王杰晶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纸的发明》一课,本课以“帮哪吒复活母亲,寻找智慧火种”为情境,依托闯关任务驱动深度学习。第一关通过排序、辨伪、解意,梳理书写载体演变史,渗透历史时序思维;第二关聚焦文本精读,引导学生提取中心句、拆解造纸步骤,培养信息提炼能力;第三关借助古今材料对比图表,揭示蔡伦的创新智慧,理解文明传承内核。设计融合历史考证、文本分析、思辨讨论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在破解哪吒母亲复活密码的奇幻旅程中,使学生感悟“纸载文明”的千年重量,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落地。
胥婷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母鸡》一课,以“情感认知螺旋”为脉络,构建“情境重构——文本细读——文化联结”三维支架,践行新课标“在语言运用中实现文化传承”的理念。
“情境重构”以“还原老舍生活场景”为切入点,让情感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生发。“文本细读”通过“控诉状”与“表扬信”的强烈对比,学生经历“发现矛盾——分析转化——价值重构”的思维进阶。“文化联结”当学生朗读《我的母亲》片段时,当视频中不同年代、职业的母亲影像渐次浮现时,此时教室流淌的不仅是感动,更是文化基因的苏醒。
谭晓兰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数学《图形的完全一样》。图形全等是图形关系认知的基石,也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起点。新教材特别增设“图形的完全一样”这一内容,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图形复制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思维碰撞中,深入理解“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的含义,逐步构建起对图形全等的直观认识。一年级学生在玩转图形的过程中,培养了空间观念和几何观念,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谭晓兰老师利用例2的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完全一致的两个关键因素: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又引导学生发现与图形的颜色和摆放的方向无关,接着用描、剪、画、找等方式做一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兴趣。
郭文昭老师以二年级下册的歌曲《郊游》为内容展开音乐教学。本课以节奏游戏引入,如听鼓踏步、听琴走步,让学生感受节奏与情绪变化,接着通过读口号、学唱歌曲、纠正节奏和音准,引导学生掌握歌曲演唱的技巧。还融入介绍家乡名胜古迹的环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最后以表演唱、邀请小伙伴郊游等活动,锻炼学生表现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了全面发展。
李媛老师进行了四年级《My garden》的公开课教学,本课以David为主线人物,David和Peter都想加入学校Plants Club,他们种植植物,描写植物,打造自己的花园,为自己的花园制作海报。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也想拥有自己的花园,感受Love plants,love the world的情感。
贾琼老师所讲《古诗三首》为六下第四单元的开篇课文。贾老师以“沐信念之光,立我少年志”作为第四单元学习活动的主题,一段视频为本单元的学习拉开序幕。课堂整体围绕“探寻咏物诗的秘密”这一活动展开,共进行两个任务。任务一为“初读古诗,探寻三首诗分别咏叹了什么事物”。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三首诗咏叹的事物,并明确像这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诗即是“咏物诗”。第二个任务为“深读《马诗》,悟情明智”。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注释、资料以及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诗句,感悟诗人李贺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以及不遇于时的愤懑。最后以诗歌咏唱结束,激励同学们以梦为马,向美好的未来快马加鞭,向前奔腾。上课的孩子们不仅读懂了诗篇,也受到了鼓舞,心灵照进了一束理想与信念的光芒。
校本教研活动中,苗素梅副校长总结:从示范课中,他们看到了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他们是学校教学的中流砥柱,更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标杆。希望全体教师以骨干教师为榜样,深入钻研教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借鉴示范课的优点,结合自身风格与学生特点,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迈向新高度。
春日奋楫,当以齐心聚力为桨;新程启航,应以深耕细作为帆。这些精彩课堂和教研活动是经验的倾囊相授,也是前行的标杆。让大家以示范为镜,以匠心为尺,在教研相长的路上携手同行,共同书写教育的诗意篇章。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