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启新程,共研成长。为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质量,推动一年级新教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师教学质量,3月20日,太原市杏花岭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了“大单元视域下情境教学研讨系列(一)”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虹桥学区学校发展共同体承担。
七府园小学的袁美玲老师和虹桥小学教育集团涧河分校的郭敬阳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展示。两位老师立足学科特点,精心打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呈现出高效课堂。
袁老师创设“小咕噜游乐园冒险集章活动”的情境,立足于真实的生活素材,帮助孩子们理解求助是生活中需要的基本能力,遇到困难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袁老师在“我能说出困难”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身经历,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互助友爱”的道德观念,孩子们在学习求助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中,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郭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有趣的“城堡闯关”情境中,把“学会求助的方法——践行求助的行动——传递温暖的爱心”的学习任务融入到帮助小咕噜找回《求助宝典》的闯关过程中,通过充满趣味的评价,学生不仅学会求助方法,而且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种下了传递爱心的种子。
锦绣苑小学的刘君老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一起长大》进行了单元整体架构及全面剖析。刘老师深挖课标内涵,立足核心素养,介绍了单元教学背景,点明本单元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接着从单元逻辑、纵横关联、各课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刘老师分享了备课时团队伙伴互助合作、共长的心路历程。
专家引领明方向,笃学深思启新程。山西省特级教师、杏花岭区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涧河镇联校小返学校苏秀荣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肯定。苏校长把本次活动凝练成四个词:耳目一新、群策群力、化茧成蝶、好事多磨。两节课立足于新教材,情景化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过程和方法多元化,非常精彩。团队赋能彰显出一个学校,一个学区的凝聚力。“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一次次磨砺中方能看到一个人的成长。
山西省特级教师、北大街小学副校长李烨精彩点评两节课。两节课例注重大单元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引领,情境的创设独具匠心,切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能借助多媒体素材增强了情境的沉浸感。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设计的评价单精心,更符合孩子们的活动。
杏花岭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程老师,以《大单元 大情景 大教研》为题做活动总结,为教师今后教学指明了方向。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中的闪光点,同课异构各有千秋。同时李老师希望老师们能更多地关注课堂评价,将评价贯穿课堂始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努力推进新教材使用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发展,共同助力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李老师深入浅出的指导,精准把脉的评价,老师们受益匪浅。
春风浩荡开胜景,扬帆破浪正当时。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为全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深化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深度思考,也为新教材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无涯,研无尽,他们将坚定教研探索步伐,让教育有“温度”,让学习有“深度”,进取点点星铺路,步履稳踏自风光。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