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华润分校组织四年级师生前往阳曲县店子底村(支前模范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聆听支前故事、参与战术体验、亲手制作支前窝头等红色研学活动,师生们深切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在阳曲县店子底村支前纪念馆,师生们通过历史影像、实物展陈和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重温了太原解放战役中店子底村群众“最后一碗米送作军粮,最后一块布缝作军装”的感人事迹。学生们了解到,这座“支前模范村”曾作为解放太原战役的“大后方”,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冒着炮火运送物资、抬送伤员,用血肉之躯支援前线。当听到“支前小推车”背后的军民鱼水情故事时,许多学生眼眶湿润,纷纷表示:“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让人敬佩,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下午的红色研学拓展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官指导下,学生们分组体验了四百米障碍跑、投弹等战术项目。四百米障碍跑中,孩子们跨越壕沟、翻越矮墙,汗水浸透衣衫却坚持完成挑战;投弹训练场上,一枚枚模拟手榴弹划出弧线,引发阵阵欢呼;低姿匍匐环节,大家紧贴地面奋力前行,亲身体会战士们的艰辛。“原来战场上的每一步都这么不容易!”一名学生感慨道。活动不仅锻炼了体能,更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为深度还原支前岁月,学生们在村民指导下体验了窝头制作。揉面、捏形、上屉……孩子们用粗粮面模仿当年村民为前线赶制干粮的场景。“窝头又糙又硬,和平时吃的面包不一样,但战士们就是靠它坚持战斗的。”四(2)班张同学捧着自己做的窝头说。许多学生主动将窝头掰开分享,感悟“同甘共苦”的深刻含义。带队教师表示:“这不仅是劳动教育,更让学生懂得‘一粥一饭皆来之不易’,从舌尖到心间铭记先辈的奉献。”
此次研学是青年路小学华润分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此前,该校已通过“雷锋精神永流传”主题校会等活动,持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未来,学校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通过一天的学习与实践,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爱党拥军、无私奉献”的支前精神内涵。正如一名学生在活动笔记中写道:“我们要像店子底村的先辈一样,用行动守护脚下的热土,让红色血脉永远流淌!”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