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切成二指宽,纤纤玉手舞蹁跹。
如钱揪片纷飞下,落入锅中作美餐。
揪片子又叫掐疙瘩,是太原阳曲县农村的一种家常面食。过去,当地人讲究在婚嫁时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后来改作吃饺子),名谓“岁数掐疙瘩”。结婚时的年龄再加上天一片,地一片,算下多少就吃多少片。吃此饭有岁岁平安之意。
揪片子的来历也有一个故事,这要追溯到清末民国初年阳曲县一对农村夫妇吵架之事。一天,黄寨村的刘三下地回到家,又饿又累,因他老婆还没有做好饭,两口子就吵闹起来,各说各有理,结果两人换了工,刘三操持家务,老婆下地干活。中午时分,刘三睡觉醒来,急忙生火做饭,不料面和硬了,就一边往面上倒水,一边揉面,不料面越来越软,无法上案擀面条,就干脆用手揪成薄片投入锅中。谁知煮熟捞出后,浇上调和,软绵筋道,非常好吃,不仅没有挨骂,而且还得到了老婆的夸奖。
长期以来,揪片子不仅成了家常面食,而且还用来招待客人。揪片子做法简单,将面擀片切条后,左手拿条,右手将面揪成拇指肚大的小片,投入锅中煮熟即可。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泻痢、痈肿等症。
(来源:阳曲微讯)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