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培育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家风、崇正义、尚廉洁的时代价值,3月28日上午,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校东校区组织百名师生共赴双塔博物馆开展红色研学之旅。
双塔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展厅,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深入挖掘文物深厚内涵,通过“一通碑”吕坤《家训碑》的家风家训,到“一座堂”宝贤堂的廉政文化,再延伸到“两座塔”双塔的文风文脉,讲述古代能臣廉吏的清廉家风、解读革命家的红色家风。
在讲解员的解说中,同学们走近明代大儒吕坤的世界,探寻他家国天下、先忧后乐的责任担当,了解他去伪存真、知行合一的人生智慧,回首他以家风引导世风的赤子情怀。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块高2.3米,宽0.79米,厚0.25米的石碑,这是吕坤《近溪隐君家训碑》的原碑。全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教诲晚辈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字里行间凝结着古人做人做事的标准,表现了我国古代“训有方”的传统教化,是一通鉴古通今、彰显中华家风家训和廉政文化的重要碑刻文物。
碑文共264字,柳体楷书,其中写道:“存阴骘心,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把天理先放在头直上……”意思是要默默为社会做好事,为人正直,言谈实在,,以道德准则为最高标准;“处身要俭,与人要丰。见善就行,有过便认……”告诫子孙要行节俭、忌奢靡,与人和善,行善事、戒怒气。
三晋大地,直臣廉吏辈出,从狄仁杰、柳宗元、司马光到徐向前、高君宇、申纪兰,这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感悟到他们廉洁公正的高洁品行,体味到他们“持家敬桑梓,治国顺天下”的家国情怀。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深。2424班李雨轩同学说:“在听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红色教育基地的传统文化所吸引,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传承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寄托,不经意间,已是热泪盈眶。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一定要向这些先辈们学习,忠于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嘉怡同学说:“一位位杰出人物为国奉献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令人动容,展览馆内陈设的入党宣言更激励着我们要努力学习,决心奋斗,将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嘉淇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领略春之秀美,激扬少年之志。本次红色研学活动就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行走中领悟山河魅力,于跋涉中磨砺坚韧意志,将激励三十六中学子把红色精神牢记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阔步朝阳,鸿鹄展翅。”
这场青春的红色研学,让师生们重温廉政文化,感悟红色精神,在传承中汲取力量,在奋进中书写担当,为每个人的成长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学校将继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少年血脉,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少年!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段钦尹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