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27日,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暨一年级下册新教材使用培训活动隆重举行。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太原市小店区东中环学校)全体语文教师怀着对教育教学的热忱与求知若渴的态度,积极参与了此次意义非凡的培训活动,在一天半的学习时光中收获满满,为提升该校语文教学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研训活动聚焦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的关键问题,围绕一年级下册新教材的使用展开深度研讨,内容丰富而实用,涵盖了专家讲座、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等多个环节。
活动伊始,来自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们带来了高屋建瓴的讲座。他们深入剖析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结合教育教学前沿理念,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诸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关键问题,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课例展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几位优秀教师分别展示了一年级下册新教材中的典型课例。他们巧妙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及对课堂节奏的精准把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高效地掌握了知识。来自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学校的陈瑞睿老师,带来的一年级下册《浪花》第一课时教学展示值得关注。《浪花》作为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非常契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陈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展示,将浪花的形态、声音等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为老师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也让他们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而在他们的校园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师课堂展示引发关注。此次展示以四年级语文《我的动物朋友》为授课内容。
线上由经验丰富的丁群根老师担任主讲。丁老师凭借对课程的深度理解和出色的教学技巧,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他先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和短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回忆与动物相处的点滴故事。接着,详细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突出动物特点,从外貌、习性到与动物之间发生的具体事例,层层递进,让学生对写作思路有了清晰认知。线下则有本校老师密切配合,进行现场指导。在学生构思和写作过程中,线下老师穿梭于教室,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个性化的建议。对于写作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启发,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对于有想法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完善细节。这种双师协作的模式优势显著。丁老师在知识传授上的专业性,保障了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输出;线下四年级老师的近距离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关注,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课堂互动频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
虽然是观看网络直播,但该校参会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与经验,大家共同探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通过研讨,他们不仅解决了一些实际教学中的疑惑,还拓宽了教学思路,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对于该校语文教师而言,此次培训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新教材使用培训活动,为该校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接触到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邵雅婷 助编 兰亚丹)